[发明专利]一种汽车薄壁门板及其注塑模具在审
申请号: | 202111351967.0 | 申请日: | 2021-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0297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1 |
发明(设计)人: | 肖伟军;刘勇;曹湛辉;罗威;陈垚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东亚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14 | 分类号: | B29C45/14;B29C45/27;B29C45/34;B29C45/44;B29L31/30 |
代理公司: | 广州新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100 | 代理人: | 汪庭飞 |
地址: | 528303 广东省佛山市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薄壁 门板 及其 注塑 模具 | ||
本发明涉及模具成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汽车薄壁门板及其注塑模具,所述注塑模具的前模板上设置有前成型区,后模板上设置有后成型区,前成型区和后成型区之间形成成型腔;所述前模板上设置有五个大流量注胶口;所述后模板上还设置有喇叭网镶件;所述喇叭网镶件包括镶件本体和散气钢镶件,所述散气钢镶件靠近所述后成型区的边缘设置;所述后模板上还设置有多个顶针和多个第一直顶块,所述顶针穿设于所述喇叭网镶件,所述第一直顶块沿着后成型区的边缘外侧依次间隔布置。本发明的注塑模具能够避免汽车薄壁门板上的喇叭网及倒扣对后模板的抱紧力而导致出现顶穿、顶白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模具成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汽车薄壁门板及其注塑模具。
背景技术
现有的汽车门板(见附图说明图1)由上方的上装、地图袋和喇叭网相连构成,目前的汽车门板大多分成三部分来注塑,即分成上装、地图袋和喇叭网三部分来注塑,得到成型件后再用连接件组装起来。这样的结构增加了后续的组装工序,整体的生产效率低。由于汽车行业对汽车轻量化的要求越来越高,目前的汽车部件大多需要做成薄壁产品。如图1中所示的汽车薄壁门板,其壁厚仅有2.0mm,它的上装区域设置有一个大型的通孔,并且具有地图袋、喇叭网,因此该汽车薄壁门板上一些部位的连接较为薄弱,由于在脱模喇叭网处的网孔以及汽车薄壁门板上的倒扣对后模板的抱紧力较大,容易造成顶针顶穿产品、出现顶印、产品变形等问题,并且由于薄壁产品注胶时所需的注塑压力大容易造成喇叭网处注胶不满,目前尚未有模具能够制造具有喇叭网薄壁车门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汽车薄壁门板及其注塑模具,以解决现有的注塑模具无法制作带喇叭网的汽车薄壁门板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有:
一种注塑模具,其包括:前模板、后模板;
所述前模板上设置有前成型区;
所述后模板上设置有后成型区,所述前模板和后模板闭合在所述前成型区和后成型区之间形成成型腔;后成型区包括位于上方的上装区域和位于下方的地图袋区域;所述上装区域内具有第一碰穿面;
所述后模板上还设置有喇叭网镶件,其位于所述地图袋区域内;所述喇叭网镶件包括镶件本体和散气钢镶件,所述散气钢镶件靠近所述后成型区的边缘设置;
所述后模板上还设置有多个顶针和多个第一直顶块,所述顶针穿设于所述喇叭网镶件,所述第一直顶块沿着后成型区的边缘外侧依次间隔布置;
所述前模板上设置有五个大流量注胶口,其中第一注胶口和第二注胶口设置于前成型区的同一侧边,且第二注胶口靠近喇叭网镶件设置;第三注胶口和第四注胶口分设于所述第一碰穿面的两条长边;第五注胶口设置在所述第一注胶口和第二注胶口所在侧边的对侧。
本发明的汽车薄壁门板的注塑模具通过在喇叭网镶件上是设置散气钢镶件,并且将散气钢镶件靠近后成型区的边缘设置,胶料从注塑模具的中部注入时,将成型腔内的气体从所述散气钢挤出,同时合理设置五个大流量注胶口的位置,解决汽车薄壁门板上的喇叭网困气的问题。并且在后成型区的边缘外侧设置多个第一直顶块,辅助汽车薄壁门板脱模,在喇叭网镶件内设置顶针,辅助汽车薄壁门板上的喇叭网顶出,进而避免汽车薄壁门板上的喇叭网及倒扣对后模板的抱紧力而导致出现顶穿、顶白的问题。
进一步,所述散气钢镶件整体呈扇环型。
进一步,所述第一碰穿面的边缘外侧依次间隔布置有多个第二直顶块。
进一步,所述地图袋区域内具有第二碰穿面,所述第二碰穿面的下边沿用于成型汽车薄壁门板的地图袋开口的下边缘,所述第二碰穿面的下边沿外侧不设置直顶块。
进一步,所述注塑模具还包括大顶块,所述大顶块的长度方向与所述第二碰穿面的下边沿的延伸方向相同,且所述大顶块设置在第二碰穿面与后成型区的边缘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东亚电器有限公司,未经广东东亚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35196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动铺丝过程监测的装置及方法
- 下一篇:一种多功能移动式臭氧发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