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填海区软弱地质条件下地下连续墙系统的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350453.3 | 申请日: | 2021-1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401649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08 |
发明(设计)人: | 单根德;郭明耀;李杰;单明皓;单文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建筑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5/18 | 分类号: | E02D5/18;E02F5/0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深可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599 | 代理人: | 李宇绘 |
地址: | 510665 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海区 软弱 地质 条件下 地下 连续 系统 施工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填海区软弱地质条件下地下连续墙系统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的施工步骤:测量放线;软基处理,根据测量及放线好的地下连续墙线位进行软基处理;成槽加固,对地下连续墙线位的两侧进行成槽加固处理;地下连续墙成槽;制作地下连续墙钢筋笼;吊装地下连续墙钢筋笼;浇筑地下连续墙混凝土;空墙段回填;在步骤S2中,地下连续墙一侧12m范围内的软弱地质层进行格栅式水泥搅拌桩软基处理,地下连续墙一侧12m范围内的含有建筑垃圾及无序杂填的填石层地质层进行格栅式单管旋喷桩软基处理。该种用于填海区软弱地质条件下地下连续墙系统的施工方法具有支护强度大的特点,在应用时可降低施工难度、节省工期、提升工程效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建筑施工方法,特别是一种用于填海区软弱地质条件下地下连续墙系统的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深圳前海综合交通枢纽及上盖物业工程中,北邻双界河路、南邻桃园路、东邻航海路、西邻听海路。位于地铁11号线与穗莞深城际线之间,含6层地下室及其上方8栋塔楼,地下室宽度约80~100m,长度约830m。由于项目存在基坑面积大、基坑深度大、地质条件软弱、填海区地质情况复杂、工程桩数量多(约2万多条)、土方开挖量巨大(约230万m3)、基坑与运营中的地铁1#、5#、11#线前海湾站地下室共用支护桩等特点,因此该工程的地下基坑工程采用地下连续墙作为基坑支护结构。由于工程的复杂性及特殊性,现有的基坑施工工艺在施工时存在施工难度大、施工效率低下、支护强度不足、工期长等缺点,会极大增加施工成本。
为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的技术方案以解决现存的技术缺陷。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填海区软弱地质条件下地下连续墙系统的施工方法,解决了现有施工工艺应用在该项目时存在的施工难度大、施工效率低下、施工成本高、工期长、支护强度不足、经济效益差等技术缺陷。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用于填海区软弱地质条件下地下连续墙系统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的施工步骤:
S1,测量放线,根据图纸对地下连续墙的施工线位进行测量放线;
S2,软基处理,根据测量及放线好的地下连续墙线位进行软基处理,提升软弱地层的承载力;
S3,成槽加固,对地下连续墙线位的两侧进行成槽加固处理;
S4,地下连续墙成槽,根据划好的地下连续墙线位开挖成槽;
S5,制作地下连续墙钢筋笼;
S6,吊装地下连续墙钢筋笼;
S7,浇筑地下连续墙混凝土;
S8,空墙段回填,采用碎石对地下连续墙中半截式地下连续墙部分的空墙段进行回填。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在步骤S2中,地下连续墙一侧12m范围内的软弱地质层进行格栅式水泥搅拌桩软基处理;
在步骤S2中,地下连续墙一侧12m范围内的含有建筑垃圾及无序杂填的填石层地质层进行格栅式单管旋喷桩软基处理。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进行格栅式水泥搅拌桩软基处理时,其包括以下的施工步骤:
S211,搅拌桩轴线测放,沿基坑测量搅拌桩轴线,并根据现场实际情况,掌握轴线位置地下障碍物分布;
S212,轴线开挖:根据现场障碍物分布情况,进行轴线位置开挖,清除上部2-3m间的地下障碍物,并进行回填、压实,预留一米深左右的泥浆槽;
S213,桩位定位,重新进行搅拌桩轴线测量放线,并进行桩位定位;
S214,钻机就位,将搅拌桩机移动对中桩位,调整机架水平、导向架垂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建筑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建筑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35045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