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再生润滑油及其处理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111346479.0 | 申请日: | 2021-1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3028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14 |
发明(设计)人: | 徐伟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盘龙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M175/00 | 分类号: | C10M175/00;C10M175/04;C10N30/10;C10N30/06;C10N30/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900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再生 润滑油 及其 处理 工艺 | ||
本申请涉及废润滑油回收再利用的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再生润滑油的处理工艺。再生润滑油的处理工艺包括过滤、沉降、精炼、调配等步骤。本申请的再生润滑油的处理工艺可用于废润滑油的回收处理,其具有对环境无污染,处理效果好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废润滑油回收再利用的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再生润滑油及其处理工艺。
背景技术
润滑油是一种油状润滑剂,用于减少运动部件表面间的摩擦,同时对机器设备具有冷却、密封、防腐、防锈等作用。由于润滑油长期与金属接触,油中会逐渐增加外来杂质,如水分、灰尘和金属屑等,废润滑油的产生过程正是由于受到外界的污染,产生大量的胶质、氧化物从而降低乃至失去了减少摩擦、冷却降温等功效。
目前,相关的再生润滑油的处理工艺包括沉淀、蒸馏、酸洗、白土吸附及过滤工序,其特点是在酸洗前按每100重量份的废润滑油中加入2-4重量份的溶剂油进行稀释,之后进入酸洗及白土吸附工艺,并且在进行白土吸附的同时进行减压蒸馏,蒸馏出溶剂油。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采用酸洗和白土对废润滑油进行处理的方式,会产生大量酸渣和废白土渣,处理难度大,不利于环境保护。
发明内容
为了获得环保、处理效果好的再生润滑油的处理工艺,本申请提供一种再生润滑油及其处理工艺。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再生润滑油的处理工艺,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再生润滑油的处理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1、过滤:将废润滑油先进行粗滤;
S2、沉降:将粗滤后的废润滑油加热升温至60-65℃,除杂,留取油分;
S3、精炼:于相对真空度为-0.08MPa、50-60℃的条件下,将沉降得到的油分进行精炼,留取油分;
S4、调配:将上述精炼得到的油分加热至50-60℃,进一步使油水分层,留取油层,即得再生润滑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废润滑油中存在水分和其他杂质,且润滑油的水分过高在使用时容易腐蚀设备,因此再生润滑油需将含水率降低并去除杂质才能再次应用;故本申请通过过滤、沉降、精炼、调配等步骤处理后的润滑油,能够将废润滑油中的水分进行多次分离,且不需添加硫酸等破乳剂将乳化状即可进行油、水分离,能够满足环境保护的需求,废润滑油中的杂质在过滤、沉降、精炼、调配等步骤处理后能够被有效去除,处理后的再生润滑油能够满足再生润滑油的产品质量标准。
优选的,所述S4步骤中还加入有添加剂,所述添加剂与所述再生润滑油按照质量比为(0.1-0.3):100的添加量加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为了使再生润滑油能够更好的再生利用,通过掺合添加剂使再生润滑油的性能得到提升,提高再生润滑油的使用寿命,添加剂与再生润滑油在此范围内的质量配比,对产品性能无影响。
优选的,所述添加剂包括主抗氧剂,所述主抗氧剂包括2,6-二叔丁基-4-甲氧基苯酚3-8重量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2,6-二叔丁基-4-甲氧基苯酚属于酚类抗氧剂,其苯环上羟基的邻位分别有一个供电子取代基团叔丁基,由于空间位阻效应,使苯氧自由基具有很高的稳定性,使其具有较强的抗氧能力;另外,其苯环上羟基的对位有一个甲氧基,为苯环供电子,进一步提高其抗氧能力。
优选的,所述主抗氧剂还包括N-苯基-N'-环己基对苯二胺3-8重量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润滑油的液相氧化是由自由基引发的链式反应,使其自动催化氧化,N-苯基-N'-环己基对苯二胺和2,6-二叔丁基-4-甲氧基苯酚的加入能够阻断链式反应;且N-苯基-N'-环己基对苯二胺和2,6-二叔丁基-4-甲氧基苯酚配合使用,具有协同抗氧化的作用,能够提高再生润滑油体系的整体抗氧化性能,有助于延长再生润滑油的使用寿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盘龙实业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盘龙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34647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