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快速构建藻结皮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1341706.0 | 申请日: | 2021-11-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402719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29 |
发明(设计)人: | 夏令;周克强;宋少先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H4/00 | 分类号: | A01H4/00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刘琳;冯超 |
地址: | 43007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快速 构建 藻结皮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快速构建藻结皮的方法,该方法将丝状的具鞘微鞘藻置于液体培养基中,通气培养,得到具鞘微鞘藻培养物,然后将具鞘微鞘藻培养物打碎,得到均匀的藻浆;将藻浆、液体培养基和粘土颗粒混合均匀,制成均匀的生物泥浆;将生物泥浆均匀接种在沙丘上并在沙丘表面形成泥浆层,并进行养护,即构建得到藻结皮。本发明基于粘土的吸水性、保肥性、可塑性和具鞘微鞘藻的耐旱性、捆绑胶结能力,将物理结皮和生物结皮有机的结合起来,在一周内构建出稳定的藻结皮,该方法易行,操作简便,为人工藻结皮的荒漠化修复提供有效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荒漠藻类综合治理荒漠化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快速构建藻结皮的方法。
背景技术
土地荒漠化的问题已成为人类面临的严重威胁,也是给人类发起的重大挑战。全球总干旱土地面积占据了三分之一以上的总陆地面积,是一些国家土地资源匮乏的罪魁祸首。目前,我国荒漠化土地面积约261万平方公里,占总土地面积的27.2%。风沙四起、大风肆虐,再加上营养贫瘠、严重干旱缺水、温差大的恶劣条件,沙漠几乎寸草不生,很难形成完整的生态系统。我国对于荒漠化土地的治理主要通过调配水源,加强林草建设,但这种方法需要大量的经济支撑。然而,通过建立荒漠结皮是一种经济、高效、环保的方法。
近年来,利用生物结皮解决荒漠问题成为热门。生物结皮是由藻类、地衣、苔藓、菌类等聚集缠绕,从而固结在一起的一层表土。在裸沙表面,首先由荒漠微藻定殖,然后逐渐向地衣结皮和苔藓结皮演替,最终形成单一结皮或三种结皮的排列组合。由于荒漠地区有约70%是流动沙丘,所以利用优势藻发育会延伸出藻丝捆绑沙粒,同时分泌胞外多糖胶结沙粒,形成一张生物网的生长特性,对流沙的治理具有颇高的成效。待藻结皮发育到一定程度,进化成更成熟的结皮,其中的光合自养生物能够固定大气中的碳、氮,向土壤输送营养,为其他生物创造了有利的生境和营养条件。
粘土矿物是土壤中的主要矿物,大多是一些含铝、镁等的含水硅酸盐矿物。粘土矿物颗粒极细,大都处于微米级。一些粘土矿物如蒙脱土、高岭土,吸水膨胀,再次失水则形成团块,其颗粒之间的孔隙水不易挥发。粘土具有的较高阳离子交换量,保水保肥效果好,酸碱缓冲能力强。
现今已有大量的扫描电子显微镜照片显示出藻丝能穿透、吸附粘土颗粒,所以粘土团块中的缝隙水能为藻所用。粘土贮存的肥力能为藻生长提供必要的营养离子。据报道,荒漠地区成熟的地衣或藓结皮中,粘土占比超过15%,可见粘土是形成荒漠生物结皮的必要驱动因子。基于粘土对藻生长的优势,通过喷施混合的藻-粘土泥浆到流沙表面,快速形成稳定的物理结皮,随着藻类的生长,发展为藻-粘土共同固定沙丘的形式,达到稳定沙丘的效果。经检索,关于构建荒漠地区人工结皮的技术主要包括:
1)直接喷施大量优势藻,养护过程控制含水率约20%;
2)喷施优势藻后覆盖防沙网,待发育至土表稳定后撤网,同样要保持较高含水率等。
这些方法颇有成效,但仍然存在耗时长、成本高等问题,在荒漠地区不具有普适性。而对于结合藻和粘土矿物构建人工结皮的研究没有相关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快速构建藻结皮的方法,方法易行,操作简便,解决以下问题:
1)接种藻初期表土不稳定;
2)最适粘土添加质量;
3)加快人工结皮的形成时间。
在藻中引入粘土,将物理结皮和在流沙表面覆盖含藻泥浆,快速构建出藻-粘土结皮,以较低的经济投入达到固定流沙,改善土质的目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设计一种快速构建藻结皮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丝状的具鞘微鞘藻置于液体培养基中,通气培养,得到具鞘微鞘藻培养物,然后将具鞘微鞘藻培养物打碎,得到均匀的藻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理工大学,未经武汉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34170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