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防风式光伏发电装置的风电塔有效
申请号: | 202111341025.4 | 申请日: | 2021-11-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1569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29 |
发明(设计)人: | 田会元;徐明强;彭潜;官明开;娄本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3D13/20 | 分类号: | F03D13/20;F03D1/06;F03D80/00;F03D9/25;F03D17/00;F03D7/06;H02S20/32;H02S40/10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19 | 代理人: | 卢杰 |
地址: | 200434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防风 式光伏 发电 装置 风电塔 | ||
本发明的一种具有防风式光伏发电装置的风电塔,包括:塔筒以及设置于塔筒上的风电塔主体,风电塔主体包括发电塔叶片以及机舱罩;光伏发电装置,光伏发电装置设置于机舱罩顶部,包括光伏机构壳体、挡风装置、仰角控制机构、太阳能板和控制系统,仰角控制机构包括固定底座、俯仰控制电机以及俯仰转轴,其中俯仰控制电机的驱动端与俯仰转轴相连,另一端与太阳能板相连,并能在控制系统的控制下,控制太阳能板朝向光源;本发明能够通过在风电塔上设置光伏发电装置进而实现风能以及光能的同时利用,并且通过控制系统对太阳能板的调节,使得太阳能板正对光源,同时,挡风装置保护太阳能板不受背面风力的损坏,进一步提高了光能的利用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新能源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防风式光伏发电装置的风电塔。
背景技术
风能属于可再生能源,也是没有公害的能源之一,我国风能资源丰富,对于缺水、缺燃料和交通不便的一些地区,因地制宜地利用风力发电十分必要,在风电塔上安装光伏发电装备,又能利用太阳能发电,进一步提高资源利用率。然而,风电塔顶部风速较大,安装在风电塔机舱上的太阳能板(尤其在正面迎风时)由于缺少遮挡,时刻承受较大的风载荷,极易发生损坏。为此,需要一种具有防风式光伏发电装备的风电塔。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具有防风式光伏发电装备的风电塔,用以提高资源利用率。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防风式光伏发电装置的风电塔,包括:
塔筒以及设置于塔筒上的风电塔主体,所述风电塔主体包括发电塔叶片以及机舱罩;
光伏发电装置,所述光伏发电装置设置于所述机舱罩顶部,包括光伏机构壳体、设置于光伏机构壳体顶部的挡风装置、设置于光伏机构壳体顶部的仰角控制机构、太阳能板和控制系统,所述仰角控制机构包括固定底座、俯仰驱动器以及俯仰转轴,其中俯仰驱动器的驱动端与俯仰转轴的一端相连,俯仰转轴的另一端与太阳能板相连,在所述光伏机构壳体中设置有第一电机以及与第一电机传动相连且竖直设置的凸轮轴,仰角控制机构的固定底座固定于所述凸轮轴的顶端,所述控制系统与俯仰驱动器以及第一电机电性相连。
优选的,所述光伏发电装置还包括光敏传感器,所述光敏传感器与控制系统相连,通过光敏传感器来感知光源位置,并将光源信息传输给控制系统,控制系统根据光源位置信息,通过俯仰驱动器以及第一电机实时调整太阳能板的角度,使其能始终正对光源,提高光能的利用效率。
优选的,所述挡风装置包括挡风板、控制盘、直线滑槽、复位机构以及凸轮,所述控制盘、直线滑槽、复位机构以及凸轮均设置于光伏机构壳体内部,控制盘滑动设置于直线滑槽上,所述控制盘的两端分别与复位机构和凸轮相连,且复位机构具有驱使控制盘沿直线滑槽朝凸轮方向运动的驱动力,所述凸轮与所述凸轮轴的底端相连;在控制盘上设置有升降滑槽和能够在升降滑槽中滑动的销轴,所述挡风板的底部设置有挡风板底座,所述挡风板底座通过开设于光伏机构壳体的顶部的限位口与销轴铰接,通过销轴在升降滑槽中的升降进而带动挡风板的升降;第一电机带动凸轮转动,凸轮带动控制盘沿直线滑槽往复运动,进而带动销轴在升降滑槽中升降运动,进而带动挡风板作升降运动,如此,则能根据需要调整挡风装置的高度以配合太阳能板。
优选的,所述复位机构包括复位杆、固定在复位杆上的限位块以及套设于复位杆的压簧,所述控制盘上设置有容置复位杆的凹槽,所述复位杆一端设置于凹槽内,压簧的一端与控制盘抵接,另一端固定或者抵接于限位块上,结构简单且易于安装。
优选的,所述压簧的许用变形量大于所述直线滑槽的长度,保证了控制盘能在直线滑槽中完成所需行程,也即销轴能在升降滑槽中完成所需行程,进而实现挡风板升降高度的需求。
优选的,所示升降滑槽为弧形槽,且滑槽为两端低、中部高的特殊结构,如此保证了销轴在控制盘水平运动的时候进行升降运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34102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龙卷风产生装置
- 下一篇:一种非接触式检查井水位测量装置以及使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