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浮游生物养殖鱼类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337470.3 | 申请日: | 2021-11-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409766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1 |
发明(设计)人: | 刘洋;周朋;张峻源;杨雅珩;罗文浩;张瑞才;桂叶;杨希烛;孙梦晗;周丹丹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明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K61/10 | 分类号: | A01K61/10;A01K61/20;G01N33/18;C12N1/12;C12M1/00;C12M1/34;C12M1/04;C12M1/02;C12R1/89 |
代理公司: | 昆明人从众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3204 | 代理人: | 沈艳尼 |
地址: | 650093 云***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浮游生物 养殖 鱼类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一种利用浮游生物养殖鱼类的方法,将富含无机营养物质的水导入配料区,添加药剂并混匀,将配料区混匀后的溶液排放到浮游生物养殖区,先在浮游生物养殖区养殖藻类2‑3d,之后接种浮游动物,当浮游动物养殖的密度达到排放要求时,将浮游动物放入鱼塘养鱼,本发明通过富含无机营养物质的水与药剂进行混合,为浮游生物提供合适的生存条件,进而养殖浮游生物,排放到鱼塘,提高鱼类的产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振兴乡村领域,具体是提供一种利用浮游生物养殖鱼类的方法。
背景技术
浮游动物轮虫是池塘、水库、湖泊中重要的浮游动物之一,在水域中它们通常作为其他水生动物的饵料,所有鱼类的幼体阶段,几乎都吞噬大量的轮虫,它是鱼苗最适宜的饵料,轮虫还能利用鱼类所不能利用的藻类,在淡水水域食物链和水域生产力上具有重要意义,与淡水养鱼关系极为密切。轮虫的质量和数量已成为限制水产养殖育苗工作发展的关键因素。因此,获得高密度和高品质的轮虫可更好地助力水产养殖业快速发展,可以达到振兴乡村经济的目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利用浮游生物养殖鱼类的方法,将富含无机营养物质的水导入配料区2,添加药剂并混匀,将配料区2混匀后的溶液排放到浮游生物养殖区3,先在浮游生物养殖区3养殖藻类2-3d,之后接种浮游动物,浮标水质检测仪对浮游生物养殖区内的水质进行检测,当浮游动物养殖的密度达到排放要求时,将浮游动物放入鱼塘养鱼。
所述富含无机营养物质的水为富含无机物N、P的水,本发明中使用的富含无机营养物质的水是吸附材料吸附N、P后解吸附后的水溶液。
所述配料区2添加药剂为磷源、氮源、水产复合维生素、微量金属元素、有益菌种中的一种或几种,根据养殖区水质情况和无机营养液水质情况,按需添加。
所述浮游生物养殖区3的数量为2个以上并联运行。
所述藻类为小球藻、金藻等单胞藻类;所述浮游动物为轮虫类。
所述浮游动物密度不小于200个/mL时达到排放要求。
所述浮游生物养殖区内的氨氮总量为0.05-1mg/L。
所述浮游生物养殖区内放置增氧泵,控制浮游生物养殖区3水体溶解氧含量为4mg/L-6mg/L。
所述利用浮游生物养殖鱼类的方法使用的系统,包括营养物质回收区1、配料区2、浮游生物养殖区3,营养物质回收区1与配料区2连接,配料区2与两个以上的浮游生物养殖区3 连接,浮游生物养殖区3与鱼塘连接;
所述营养物质回收区1包括箱体1-1、水泵1-3、曝气机1-4、上清液出水管1-5、阀门Ⅰ1-6、水泵出水管1-13、隔板1-14、注水管1-15、曝气机出气管1-16、布气干管1-17、布气支管1-18、盘形曝气器1-19、水泵进水管1-20、曝气机进气管1-21、液位计Ⅰ1-22、底液出水管1-23、置物架1-24;箱体1-1内部被隔板1-14分为处理腔和设备腔,设备腔内放置水泵1-3和曝气机 1-4;处理腔底部放置置物架1-24,处理腔上部设置注水管1-15,注水管1-15另一端与水泵出水管1-13连接,水泵出水管1-13另一端穿过隔板1-14进入设备腔内与水泵1-3连接;处理腔下部设置布气干管1-17,布气干管1-17与曝气机出气管1-16连接,曝气机出气管1-16另一端穿过隔板1-14进入设备腔与曝气机1-4连接,布气干管1-17上设置多根布气支管1-18,多根布气支管1-18穿插在置物架1-24下方,布气支管1-18上安装多个盘形曝气器1-19;设备腔侧面开进气口和进水口,曝气机进气管1-21穿过进气口位于箱体1-1外部;水泵进水管1-20穿过进水口位于箱体1-1外部与水箱连接;处理腔侧面中部开设出液管1-5,出液管1-5上设置阀门Ⅰ1-6;液位计Ⅰ1-22设置在处理腔内部;处理腔底部还设置底液出水管1-2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明理工大学,未经昆明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33747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蜂蜜储存运输装置
- 下一篇:实时改善决策支持系统与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