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陆地承台混凝土温度控制系统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1334907.8 | 申请日: | 2021-11-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08655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25 |
发明(设计)人: | 魏剑峰;汤忠国;王文洋;杜钦;李杰;欧阳蕊萍;曹明明;任虹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大桥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中铁大桥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大桥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15/02 | 分类号: | E02D15/02;E02D27/14;E03F5/10 |
代理公司: | 武汉智权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5 | 代理人: | 何伟 |
地址: | 430034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陆地 混凝土 温度 控制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陆地承台混凝土温度控制系统及方法,涉及混凝土施工技术领域,该控制系统包括:至少一个深井、储水箱、冷却水管、水保温层和控制组件;深井设于承台混凝土周围,并用于收集地下水或雨水;储水箱用于存储深井收集的地下水或雨水,冷却水管预埋在承台混凝土内部,并与储水箱连接,水保温层贴设在承台混凝土侧面,并与冷却水管、储水箱连接;控制组件用于控制储水箱获取深井收集的地下水或雨水,还用于控制储水箱的水依次通过冷却水管和水保温层,以冷却承台混凝土内部,并对承台混凝土侧面进行保温。本发明利用深井收集的地下水或雨水冷却承台混凝土内部,并利用吸收热量后的水对承台混凝土侧面进行保温,节约施工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混凝土施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陆地承台混凝土温度控制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大体积混凝土是混凝土结构物实体最小尺寸不小于1m的大体量混凝土在日常施工活动中,要对大体积混凝土进行内部通水降温,削减温度峰值,减小里表温差,使相应的混凝土抗拉强度大于混凝土内部产生的拉应力,进而避免构件开裂的风险。另外,大体积混凝土在进行温度控制时要做到“内降外保”的原则,气温骤降和环境温度过低时要做好承台混凝土表面的保温措施,尤其是冬季施工时,环境温度低,承台浇筑完成水化放热开始降温后,由于承台混凝土内部蓄热降温慢,承台混凝土侧面散热快,这样就容易加大“里表温差”的范围,对温控不利,增加了开裂风险,所以需要做好承台侧面的保温。
现有技术中,一般是通过市政管网的水管直通自来水,或者离施工承台有一定距离时通过车辆运输水,对大体积混凝土进行内部通水降温。另外,通常在承台混凝土侧面覆盖保温棉、土工布之类的保温材料,对承台混凝土侧面进行保温。
但是,远程运输水给混凝土内部降温,采用保温棉等保温材料给承台混凝土侧面保温,都会导致施工成本增加。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陆地承台混凝土温度控制系统及方法,以解决相关技术中远程运输水给混凝土内部降温,采用保温棉等保温材料给承台混凝土侧面保温,导致施工成本增加的技术问题。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陆地承台混凝土温度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包括:
至少一个深井,其设于承台混凝土周围,所述深井用于收集地下水或雨水;
储水箱,其设于承台混凝土一侧,所述储水箱用于存储深井收集的地下水或雨水;
冷却水管,其预埋在承台混凝土内部,所述冷却水管与所述储水箱连接;
水保温层,其贴设在承台混凝土侧面,所述水保温层与所述冷却水管、所述储水箱连接;
控制组件,其被配置为:所述控制组件用于控制所述储水箱获取所述深井收集的地下水或雨水;所述控制组件还用于控制所述储水箱的水依次通过冷却水管和水保温层,以冷却承台混凝土内部,并对承台混凝土侧面进行保温。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水保温层为承台混凝土的模板与钢板桩围成的临空区域,所述临空区域底部设有密封混凝土。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冷却水管为两根蛇形水管,两根所述冷却水管与所述储水箱之间设有分流器,所述分流器的两个出水口分别与两根所述冷却水管的两个进水口连接,两根所述冷却水管的两个出水口插入所述临空区域。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控制组件包括:
驱动泵,其设于所述分流器与所述储水箱之间;
两个调节阀,其分别设于所述分流器的两个出水口与两根所述冷却水管的两个进水口之间;
控制器,其与所述驱动泵和调节阀电连接,所述控制器用于控制驱动泵开启或关闭,并用于控制两个所述调节阀的开度。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控制组件还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大桥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中铁大桥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大桥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铁大桥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中铁大桥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大桥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33490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