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异常人员识别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2111334846.5 | 申请日: | 2021-11-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6281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21 |
发明(设计)人: | 刘璐;于卫珍;曾皛;郭瑞 | 申请(专利权)人: | 泰康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泰康人寿保险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Q40/08 | 分类号: | G06Q40/08;G06K9/62 |
代理公司: | 隆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72003 | 代理人: | 石海霞;郑特强 |
地址: | 100031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异常 人员 识别 方法 装置 电子设备 存储 介质 | ||
本公开是关于一种异常人员识别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可以应用于识别保险业务中的异常业务人员的场景。该方法包括:获取待识别业务人员的业务整合数据;业务整合数据通过对业务相关数据建立关联关系得到;获取待识别业务人员的人员基本信息,根据人员基本信息与业务相关数据确定待识别业务人员的群体类别;根据业务整合数据与群体类别对待识别业务人员进行异常识别处理,以确定待识别业务人员的异常识别结果。本公开可以对待识别业务人员的多种数据之间建立关联关系,生成业务整合数据,根据业务整合数据和群体类别进行异常识别处理,可以自动识别出业务人员是否存在异常风险。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异常人员识别方法、异常人员识别装置、电子设备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保险代理人是根据保险公司委托,向保险代理人收取代理手续费,并在保险公司授权范围内代为办理保险业务的单位和个人。随着保险行业的业务转型以及保险代理人制度的飞速发展,保险行业推出了越来越具吸引力的组织发展政策,但是这些发展政策也为保险行业带来了不可避免的风险。例如,在实际业务处理中,某些代理人利用各项政策,甚至叠加各项政策,使用自己和家人的信息,甚至与一些客户达成一致使用真实的客户信息绕过保险公司的投保校验规则,最后获取高出保险费的各项佣金和方案奖励,之后再与所谓“客户”分成。上述套利风险阻碍了保险行业的健康发展,引发业务的恶性循环。
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背景技术部分公开的信息仅用于加强对本公开的背景的理解,因此可以包括不构成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发明内容
本公开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异常人员识别方法、异常人员识别装置、电子设备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进而至少在一定程度上克服由于业务代理人员的各种业务数据较为分散,无法根据分散的业务数据有效识别业务代理人员是否为存在异常行为的风险人员的问题。
本公开的其他特性和优点将通过下面的详细描述变得显然,或部分地通过本发明的实践而习得。
根据本公开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异常人员识别方法,包括:获取待识别业务人员的业务整合数据;所述业务整合数据通过对所述待识别业务人员对应的多种类型的业务相关数据建立关联关系得到;获取所述待识别业务人员的人员基本信息,根据所述人员基本信息与所述业务相关数据确定所述待识别业务人员的群体类别;根据所述业务整合数据与所述群体类别对所述待识别业务人员进行异常识别处理,以确定所述待识别业务人员的异常识别结果。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方案中,在获取待识别业务人员的业务整合数据之前,上述方法还包括:获取所述业务相关数据;所述业务相关数据包括所述待识别业务人员的收入数据与业务数据;确定数据关联周期,基于所述数据关联周期确定所述收入数据与业务数据之间的业务收入关联关系;根据所述业务收入关联关系将所述收入数据与业务数据进行数据整合处理,以得到所述业务整合数据。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方案中,所述业务相关数据包括业务数据,根据所述人员基本信息与所述业务相关数据确定所述待识别业务人员的群体类别,包括:基于所述人员基本信息确定所述待识别业务人员的任职时间信息、人员级别以及所属机构;根据所述任职时间信息、所述人员级别、所述所属机构以及所述业务数据对所述待识别业务人员进行类别分类处理,以得到所述群体类别。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方案中,根据所述业务整合数据与所述群体类别对所述待识别业务人员进行异常识别处理,以确定所述待识别业务人员的异常识别结果,包括:获取识别模型匹配库,根据所述群体类别从识别模型匹配库中确定与所述待识别业务人员对应的异常识别模型;将所述业务整合数据输入至所述异常识别模型,由所述异常识别模型对所述待识别业务人员进行异常识别处理,以确定所述待识别业务人员对应的人员分类标签;将所述人员分类标签作为所述异常识别结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泰康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泰康人寿保险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泰康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泰康人寿保险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33484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时空组合特征向量的ECG身份识别方法
- 下一篇:塑封料饼自动排布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