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声子晶体的复合隔声板及其制造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324655.0 | 申请日: | 2021-11-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404986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5 |
发明(设计)人: | 杨东凯;董丹;赖初荣;叶天贵;胡世尧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工程大学船舶装备科技有限公司;哈尔滨工程大学;哈尔滨哈船振动控制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10K11/172 | 分类号: | G10K11/17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东方盛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62 | 代理人: | 李瑞雨 |
地址: | 150001 黑龙江省哈尔***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晶体 复合 隔声板 及其 制造 方法 | ||
1.一种基于声子晶体的复合隔声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微穿孔板(1)和外扣板(5),所述微穿孔板(1)与所述外扣板(5)之间设置有声子晶体面板(2),所述微穿孔板(1)与所述外扣板(5)均与所述声子晶体面板(2)铆接;所述外扣板(5)靠近所述声子晶体面板(2)的一侧固接有阻尼层(4),所述阻尼层(4)远离所述外扣板(5)的一侧固接有吸声层(3),所述吸声层(3)与所述声子晶体面板(2)之间留有间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声子晶体的复合隔声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声子晶体面板(2)包括平面格栅板(21),所述平面格栅板(21)的一侧铺设有硅胶薄膜(22),所述平面格栅板(21)靠近所述硅胶薄膜(22)的一侧固定设置有若干凹槽,所述凹槽内插接有与所述凹槽相适配的楔形格栅板(23),所述硅胶薄膜(22)通过所述楔形格栅板(23)与所述平面格栅板(21)固接;所述硅胶薄膜(22)远离所述平面格栅板(21)的一侧固接有若干质量块(24),若干所述质量块(24)呈周期性分布,且若干所述质量块(24)均位于所述平面格栅板(21)网格的中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声子晶体的复合隔声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声子晶体面板(2)的四周均设置有C型钣金件(25),四个所述C型钣金件(25)两两相互固接形成一个框架,所述声子晶体面板(2)位于四个所述C型钣金件(25)形成的框架内;所述C型钣金件(25)的竖直段与所述外扣板(5)铆接,所述C型钣金件(25)靠近所述微穿孔板(1)的一侧与所述微穿孔板(1)铆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声子晶体的复合隔声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扣板(5)由钢板制成,所述外扣板(5)的四个侧壁均向外弯折,所述C型钣金件(25)的竖直段与所述外扣板(5)的竖直段铆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声子晶体的复合隔声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穿孔板(1)由钢板或铝板制成,所述微穿孔板(1)的厚度为1mm,所述微穿孔板(1)的孔径为0.8mm-1mm,所述微穿孔板(1)的穿孔率为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声子晶体的复合隔声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声层(3)为三聚氰胺吸声泡沫或超细玻璃丝棉聚氨酯吸声泡沫。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声子晶体的复合隔声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层(4)厚度为所述外扣板(5)厚度的1-1.5倍。
8.一种基于声子晶体的复合隔声板的制造方法,用于制造权利要求1-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基于声子晶体的复合隔声板,其特征在于:
成型:将外扣板(5)弯折成型;
涂刷和粘接:在外扣板(5)内侧平面喷涂或刮涂阻尼层(4),待阻尼层(4)固化之后在阻尼层(4)上涂抹胶黏剂,将吸声层(3)与阻尼层(4)粘接;
安装声子晶体面板(2):将制作好的声子晶体面板(2)进行封装,将封装好的声子晶体面板(2)与外板的侧壁铆接,且声子晶体面板(2)与吸声层(3)之间留有间隙;
安装微穿孔板(1):将微穿孔板(1)与声子晶体面板(2)铆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基于声子晶体的复合隔声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声子晶体面板(2)的制作方法:
将硅胶薄膜(22)平铺在平面格栅板(21)表面,将楔形格栅板(23)棱边涂抹胶黏剂后插接在凹槽内,用重物将楔形格栅板(23)与凹槽压实,静置24h使胶黏剂完全固化;
静置24h后,在质量块(24)表面涂抹胶黏剂,将质量块(24)粘接在硅胶薄膜(22)上,待胶粘剂表面固化后,用重物将质量块(24)与硅胶薄膜(22)压实。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基于声子晶体的复合隔声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声子晶体面板(2)的封装方法:
将三个C型钣金件(25)的三边进行焊接,形成一合围空间,将声子晶体面板(2)放入合围空间中,将最后一个C型钣金件(25)与相邻两C型钣金件(25)铆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工程大学船舶装备科技有限公司;哈尔滨工程大学;哈尔滨哈船振动控制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哈尔滨工程大学船舶装备科技有限公司;哈尔滨工程大学;哈尔滨哈船振动控制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324655.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