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计算机视觉的盲人智能手杖在审
申请号: | 202111323347.6 | 申请日: | 2021-11-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409926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1 |
发明(设计)人: | 姚捃;郭志林;严南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理工大学工程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A61H3/06 | 分类号: | A61H3/06;A61F9/08 |
代理公司: | 重庆中渝知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82 | 代理人: | 赵小安 |
地址: | 614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计算机 视觉 盲人 智能 手杖 | ||
1.基于计算机视觉的盲人智能手杖,其特征在于:其结构包括手柄(1)、控制体(2)、操作器(3)、插线槽(4),所述手柄(1)上设有控制体(2),所述插线槽(4)与控制体(2)相连接,所述控制体(2)上设有操作器(3);
所述操作器(3)设有警报体(3a)、发光体(3b)、操作杆(3c)、接触器(3d)、探测体(3e)、处理器(3f),所述操作杆(3c)上设有警报体(3a),所述发光体(3b)与操作杆(3c)活动连接,所述处理器(3f)安装在操作杆(3c)上,所述接触器(3d)与操作杆(3c)间隙配合,所述接触器(3d)上设有探测体(3e),所述控制体(2)与操作杆(3c)活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计算机视觉的盲人智能手杖,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杆(3c)为长轴连接柱结构,所述操作杆(3c)上设有连接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计算机视觉的盲人智能手杖,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3f)设有移动轴(f1)、延伸器(f2)、移动块(f3)、闭合块(f4)、感应体(f5)、组装腔(f6),所述组装腔(f6)上设有闭合块(f4),所述延伸器(f2)与感应体(f5)活动连接,所述延伸器(f2)安装在移动块(f3)上,所述移动轴(f1)与移动块(f3)滑动连接,所述组装腔(f6)安装在操作杆(3c)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基于计算机视觉的盲人智能手杖,其特征在于:所述延伸器(f2)设有调节器(f21)、延伸块(f22)、延伸柱(f23)、转动轴(f24),所述调节器(f21)上设有转动轴(f24),所述延伸块(f22)与延伸柱(f23)滑动连接,所述延伸柱(f23)上设有转动轴(f24),所述接触块(d3)与延伸块(f22)相连接,所述调节器(f21)内部设有感应体(f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基于计算机视觉的盲人智能手杖,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轴(f24)为圆弧连接轴,所述转动轴(f24)的圆弧连接轴上设有圆形连接板。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基于计算机视觉的盲人智能手杖,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器(f21)设有偏转轴(211)、调节体(212)、调节柱(213)、调节腔(214),所述调节柱(213)安装在调节腔(214)内部,所述调节体(212)与调节柱(213)间隙配合,所述调节体(212)上设有偏转轴(211),所述转动轴(f24)与调节腔(214)活动卡合,所述偏转轴(211)上设有感应体(f5)。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基于计算机视觉的盲人智能手杖,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体(212)为弧形连接块,所述调节体(212)的两侧均设有连接柱。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计算机视觉的盲人智能手杖,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器(3d)设有按压块(d1)、按压腔(d2)、接触块(d3)、安装柱(d4)、安装板(d5)、替换块(d6),所述替换块(d6)安装在安装柱(d4)上,所述安装板(d5)与安装柱(d4)活动卡合,所述替换块(d6)上设有按压腔(d2),所述按压块(d1)与按压腔(d2)间隙配合,所述按压块(d1)上设有接触块(d3),所述操作杆(3c)与安装板(d5)间隙配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理工大学工程技术学院,未经成都理工大学工程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323347.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