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1322768.7 | 申请日: | 2021-11-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6459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21 |
发明(设计)人: | 肖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交通职业学院 |
主分类号: | H01R13/639 | 分类号: | H01R13/639;H01R13/629;H01R13/70;H01R24/28;H01R24/76;H01R13/44;H01R13/187;B60L53/16 |
代理公司: | 重庆乐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21 | 代理人: | 雷钞 |
地址: | 402246 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能源 汽车 充电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新能源汽车充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装置,包括充电枪和母插,充电枪包括手柄和与手柄固定连接的枪筒,枪筒内设置滑槽和多组齿轮组,滑槽内滑动连接滑块,滑块上固定连接第一齿条,第一齿条与齿轮组啮合,枪筒内与枪筒同轴设置锁紧柱,锁紧柱的内端与第二锥齿轮固定连接,锁紧柱的外端伸出枪筒外,锁紧柱中部设置凸环和限位凸块,母插与新能源汽车固定连接,母插上设置与锁紧柱配合的定位孔和与插片配合的插孔,母插内设置与限位凸块对应的第二环槽,母插朝向充电枪的端面上设置容限位凸块沿母插的轴线方向进入第二环槽内的横向开槽。本方案能有效防止充电枪与母插脱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新能源汽车充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不断应用与发展,新能源汽车已经成为汽车的主要发展趋势。对于新能源汽车来说,其充电性能至关重要。目前的充电插口一般结构比较简单,仅仅是将充电桩上的插头插设在汽车上的插座的插孔里,这种方式虽然结构比较简单,但是,在进行充电时,插头与插座之间容易出现松动,插头在受到外力时很容易出现滑脱,而由于充电时往往人员不在,插头脱落导致未有效充电,不能正常使用新能源汽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装置,以有效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在对新能源汽车充电时插头容易脱落不能有效充电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基础方案如下:
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装置,包括充电枪和母插;
所述充电枪包括手柄和与所述手柄固定连接的枪筒,所述枪筒内设置滑槽,所述滑槽内滑动连接滑块,滑槽内设置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滑块和所述滑槽的侧壁固定连接,与所述滑块上固定连接第一齿条,枪筒上竖直设置将所述滑槽与枪筒下部空间连通的竖向开槽,所述竖向开槽内滑动连接扣杆,所述扣杆的上端与所述滑块固定连接,扣杆的下端向下伸出枪筒外,所述滑槽和所述第一弹簧的轴线均与所述枪筒的轴线平行设置;
枪筒内竖直设置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所述第一转轴和所述第二转轴均与枪筒转动连接,第一转轴上由下至上依次固定连接第一下齿轮和第一上齿轮,所述第二转轴上由下至上依次固定连接第二下齿轮和第一锥齿轮,枪筒内与枪筒同轴设置第三转轴,第三转轴与枪筒转动连接,第三转轴上固定连接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一下齿轮与所述第一齿条啮合,所述第一上齿轮与所述第二下齿轮啮合,所述第一锥齿轮与所述第二锥齿轮啮合;
枪筒内与枪筒同轴设置锁紧柱,所述锁紧柱的内端与所述第二锥齿轮固定连接,锁紧柱的外端伸出枪筒外,锁紧柱中部设置凸环,枪筒内设置与所述凸环配合的第一环槽,靠近锁紧柱外端的柱面上均布多个限位凸块,多个所述限位凸块分布同一圆周上;
所述手柄的下端与充电桩的电源线固定连接,枪筒的端面上固定连接用于与母插插接的插片,所述插片与电源线电连接;
所述母插与新能源汽车固定连接,母插上设置与所述锁紧柱配合的定位孔和与所述插片配合的插孔,所述插孔内设置与所述插片接触用于导电的簧片,所述簧片与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电池电连接,母插内设置与所述限位凸块对应的第二环槽,母插朝向充电枪的端面上设置容所述限位凸块沿母插的轴线方向进入所述第二环槽内的横向开槽。
本方案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装置的基础方案的原理和有益效果在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交通职业学院,未经重庆交通职业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32276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