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微波毫米波铁氧体基片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319912.1 | 申请日: | 2021-11-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8056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04 |
发明(设计)人: | 罗现福;马毅龙;邵斌;陈登明;周新;司宇;石超;廖婉佑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科技学院 |
主分类号: | C04B35/26 | 分类号: | C04B35/26;C04B35/622;C04B35/632;C04B35/634 |
代理公司: | 重庆为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6 | 代理人: | 姚坤 |
地址: | 401331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微波 毫米波 铁氧体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波毫米波铁氧体基片的制备方法,首先将铁氧体粉料中加入溶剂、分散剂、粘接剂和增塑剂进行混浆,得到流延料浆;再流延成型,裁切得到待烧样片,最后将待烧样片置于保持机构烧制即得成品;保持机构包括具有烧制通孔的样片承台和样片压台,二者将待烧样片夹在中间。采用本发明的显著是,铁氧体基片厚度连续可调,不需要传统干压法的深磨、切削等加工,提高生产效率;成品表面平整,微观结构致密、气孔少、密度高,性能好,良品率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磁性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微波毫米波铁氧体基片的流延成型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微波毫米波铁氧体材料与器件是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发展起来的,经几十年的发展,已经成为通信设备和系统中不可缺少的元器件,广泛地使用在雷达、通信、电视、人造卫星、导弹系统、电子对抗系统及高能粒子加速器等民用和军事运用的各个方面。近年来,微波器件向小型化、微型化、片式化甚至一体化方向发展,比如片式叠层天线、片式双功器以及叠层铁氧体移相器等。
目前应用于环形器/隔离器的微波毫米波铁氧体基片主要采用干压或等静压等成型工艺制备,通过热压烧结,再对铁氧体块体材料进行深切磨削、抛光,镀膜,整个生产工艺过程繁琐复杂,成本较高。而且微波铁氧体材料硬度高,脆性强,属典型的难加工材料,生产加工效率极低。因此,开发新型高效的微波铁氧体基片制备工艺技术已迫在眉睫。流延成型是在无机粉料中加入溶剂、分散剂、粘结剂、增塑剂等成分,得到均匀分散的稳定料浆,在流延机上制得要求厚度薄膜的一种成型方法。该法设备简单、可连续操作、生产效率高、自动化水平高、工艺稳定、成型坯体性能的重复性和尺寸的一致性较高,坯体性能均一等优点,其更多的适用于薄膜材料的制备;对于厚度要求更高的片材,流延成型法的应用较少。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微波毫米波铁氧体基片的制备方法,其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微波毫米波铁氧体基片的制备方法,其关键在于按以下步骤进行:
步骤一、将钇铁石榴石研磨为铁氧体粉料;
步骤二、向铁氧体粉料中加入溶剂和分散剂,球磨分散后再加入粘接剂和增塑剂进行混浆,最后经除泡得到流延料浆;
步骤三、将所述流延料浆倒入流延机进行流延成型,得到流延生带;
步骤四、将所述流延生带干燥后裁切为待烧样片,并将所述待烧样片二次干燥;
步骤五、将所述待烧样片置于保持机构内,再将其在1000-1800℃条件下烧制2-8h,得成品;
所述保持机构包括样片承台和样片压台,所述待烧样片水平放置在所述样片承台的上表面,所述样片压台放置在所述待烧样片的上表面,所述样片承台和样片压台将所述待烧样片约束,所述样片承台和样片压台上对应所述待烧样片分别设有烧制通孔。
附图说明
图1为流延生带的状态图;
图2为待烧样片的状态图;
图3为实施例2得到的成品的微观结构图;
图4为实施例2得到的成品的晶相组成图;
图5为实施例11、12烧制得到的成品状态图;
图6为实施例13、14烧制得到的成品状态图;
图7为实施例15、16烧制得到的成品状态图;
图8为实施例11-16烧制得到的成品的相对密度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一种微波毫米波铁氧体基片的制备方法,其按以下步骤进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科技学院,未经重庆科技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31991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