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株海征微杆菌及其降解T-2毒素的应用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111319820.3 申请日: 2021-11-09
公开(公告)号: CN113943680A 公开(公告)日: 2022-01-18
发明(设计)人: 赵晨;宋佳;孙博 申请(专利权)人: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科学研究院
主分类号: C12N1/20 分类号: C12N1/20;A23L5/20;C12R1/01
代理公司: 北京正理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257 代理人: 赵晓丹
地址: 100037 *** 国省代码: 北京;1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株海征微 杆菌 及其 降解 毒素 应用
【说明书】:

发明公开了一株海征微杆菌及其降解T‑2毒素的应用。该海征微杆菌(Microbacterium maritypicum)TD‑1,其保藏编号为CGMCC No.23143。本发明还提供了含有该保藏菌株的菌剂及其制备方法。此外,本发明还提供了所述菌株在降解T‑2毒素中的应用。本发明所述菌株能够在短时间内将T‑2毒素完全降解。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微生物应用领域,具体涉及一株海征微杆菌菌株(Microbacteriummaritypicum)及其在降解T-2毒素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T-2毒素是一种倍半萜烯化合物,学名为4β-1,5-二乙酰氧基-8α-(3-甲基丁酰氧基)-3α-羧基-12,13-环氧单端孢霉-9-烯,分子式为C24H34O9。它是一种由镰孢菌属(如拟孢镰刀菌、枝孢镰刀菌、三线镰刀菌等)产生的A类单端孢霉烯族真菌毒素,本身具有分布广、繁殖快、耐热、毒性大、残留时间长、难处理等特点。T-2毒素能够通过食物链的传递和生物体的蓄积作用,进而对动物体,肉、禽、蛋、乳等动物源食品以及人体健康的安全性构成重大威胁。它作用的主要靶器官为细胞分裂旺盛的组织器官。其毒素急性毒理学特性主要表现为呕吐,胸痛,头晕,心跳迟缓,腹泻,出血等;慢性毒性主要表现为对食物或饲料的利用率下降,皮肤坏死,消化道黏膜损伤,造血系统破坏和免疫系统遭到抑制,凝血功能下降,神经系统紊乱,心血管系统功能混乱等。

T-2毒素主要分布在霉变的玉米、黑麦、小麦、大米等粮食作物及其制品,以及饲料中。从华南、华北和华中的饲料厂、仓库及客户手中采集样品进行毒素检测,玉米样品中T-2毒素检出率为87.5%;蛋白质饲料中T-2毒素的检出率为97.8%。T-2毒素比较容易在富含淀粉的禾谷类种子上产生,该类谷物在田间、收获过程、收获后储藏期间以及饲料和食品成品储存、使用等诸多环节中,都有可能受到T-2毒素的污染。这些被毒素污染的粮食不但对人畜的健康造成了威胁和危害,而且严重地制约了我国农产品的出口贸易。

因此,如何减少或者完全去除真菌毒素已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目前,T-2毒素脱毒方法主要包括物理法、化学法和生物法。T-2毒素性质稳定,有很强的耐热性和紫外线耐受性,因此传统的物理如加热、辐照、吸附处理等虽然能部分清除真菌毒素,但是这些方法去毒不彻底及成本高等缺陷。化学脱毒脱去霉菌毒素的效果较物理脱毒好,但是化学脱毒可能影响饲料安全及饲料适口性,实际应用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使用生物方法去毒条件温和且具有高效性、特异性,可以最大程度地保留粮谷中的营养成分,降解后的产物对环境无污染,因此,日益被科学界所关注。目前已经筛选出了部分能脱除T-2毒素的微生物,如酵母菌、芽生杆菌属、非典型节杆菌属等。但目前国内外对T-2毒素脱毒微生物的开发研究依旧匮乏,并且部分菌株对T-2毒素的脱毒效率较低,在对代谢产物分析后,有一部分微生物是将T-2毒素转化成HT-2毒素或者T-2三醇等,这些产物的毒性或低于T-2毒素或更强于T-2毒素。因此,发掘高效、安全、特异性降解T-2毒素的微生物菌株具有重要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是提供一株可以高效降解T-2毒素的海征微杆菌。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是提供含有上述菌株的菌剂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第三个目的是提供上述菌株在降解T-2毒素中的应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株海征微杆菌(Microbacterium maritypicum),菌名为TD-1,分类名为:海征微杆菌Microbacterium maritypicum,已于2021年08月13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CGMCC)(地址为: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邮编100101),其保藏编号为CGMCC No.23143。

具体的,所述海征微杆菌的理化性质如下: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科学研究院,未经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31982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