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天然合成的低酰基三赞胶及其生产方法和鉴定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1307666.8 | 申请日: | 2021-11-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401494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26 |
发明(设计)人: | 马挺;吴萌萌;李国强;石壮壮;明月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开大学 |
主分类号: | C08B37/00 | 分类号: | C08B37/00;C12P19/26;C12Q1/689;C12N15/11;C12R1/01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沃律师事务所 11569 | 代理人: | 薛红凡 |
地址: | 300071***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天然 合成 低酰基三赞胶 及其 生产 方法 鉴定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天然合成的低酰基三赞胶及其生产方法和鉴定方法,属于生物多糖技术领域。所述低酰基三赞胶与原始高酰基三赞胶具有相同的糖链和酰基结构,其葡萄糖基团的C4位被乙酰基(AC)取代,而C2或C6位被甘油酰基(GI)取代,但低酰基三赞胶具有比高酰基三赞胶更低的酰基含量,其乙酰基和甘油酰基含量分别降低了10%~40%和15%~55%,使低酰基三赞胶比原始高酰基三赞胶具有更高的弹性、内聚性、回复性和更低的损耗因子以及更优良的温度敏感性;具有比高酰基结冷胶更低的构象转变温度和相似的凝胶弹性。天然低酰基三赞胶产品的生产有助于进一步开拓应用市场、增加其市场竞争力,进而推动我国微生物多糖相关产业的发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多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天然合成的低酰基三赞胶及其生产方法和鉴定方法。
背景技术
微生物胞外多糖是由好氧微生物合成的一类由单糖或衍生物经过糖苷键聚合形成的高分子聚合物。微生物多糖种类繁多、性能多样、生产周期短且不受气候和地理环境条件的限制,已经广泛应用于食品、石油、化妆品、地矿、医药、环境保护等二十多个行业几百种用途,是一类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生物技术产品。鞘氨醇胶是由鞘氨醇单胞菌产生的一类微生物胞外多糖的统称,目前已经广泛应用的鞘氨醇胶主要包括:结冷胶、韦兰胶、迪特胶和鼠李胶等。此类鞘氨醇胶具有相对保守的主链结构,而侧链基团的种类、位置则具有极大的多样性,这使鞘氨醇的结构和功能更加丰富,从而赋予了每一种鞘氨醇胶独特的物理性质。比如没有糖基侧链的结冷胶能形成凝胶,从而在食品、日化和医学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具有鼠李糖或甘露糖侧链的韦兰胶,能形成耐酸、耐碱、耐高温的高粘度的溶液,具有一个或两个鼠李糖侧链的迪特胶在低浓度条件下即可形成高粘度的溶液,在建筑、钻井、采油等高技术领域应用广泛;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可产鞘氨醇胶的菌株被鉴定,而这些新发现的天然聚合物资源在未来的生物胶应用中必将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高酰基三赞胶是由鞘氨醇单胞菌(Sphingomonas sp.)T-3(CGMCC 10150)产生的一种新型的鞘氨醇胶,具有凝胶、乳化、增稠、悬浮、稳定等优良性能。高酰基三赞胶可形成透明的弹性凝胶,其凝胶强度远高于低酰基结冷胶,是鞘氨醇胶中除结冷胶外另一个可形成凝胶的聚合物。并且,高酰基三赞胶可以通过简单、低成本的酸沉工艺提取,具有优越的市场前景。而酰基含量可显著影响多糖的流变学特性,比如结冷胶。结冷胶根据提取工艺不同可分为高酰基结冷胶和低酰基结冷胶,其中低酰基结冷胶透明度高,但为脆性凝胶。高酰基结冷胶可形成弹性凝胶,凝胶强度较高,但透明度低,这限制了其在某些高端产品上的应用。
目前,可形成凝胶的常见微生物胞外多糖有热可逆的结冷胶、热不可逆的可得然胶等。高酰基三赞胶同样是一种热可逆弹性凝胶。目前,低酰基三赞胶只能通过后提取处理获得,工艺复杂、成本较高,极大地限制了其生产和应用拓展。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天然合成的低酰基三赞胶,属于高弹性、透明、温敏凝胶。
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天然合成的低酰基三赞胶的生产方法,具有操作简便,能耗低的优点。
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天然合成的低酰基三赞胶或含所述低酰基三赞胶的产品的鉴定方法,具有鉴定结果快速、准确的特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天然合成的低酰基三赞胶,所述低酰基三赞胶具有式I所示的重复单位;
其中,表示葡萄糖基团的C4位被AC取代,表示葡萄糖基团中C2或C6位被GI取代;AC为乙酰基;GI为甘油酰基;所述乙酰基的质量百分含量为4.0%~5.8%,所述甘油酰基的质量百分含量为3.0%~4.3%。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所述低酰基三赞胶的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鞘氨醇单胞菌(Sphingomonas sp.)突变菌株接种至发酵培养基中,进行发酵培养,得到发酵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开大学,未经南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30766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