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废液热泵蒸发系统及其液位控制方法、控制设备和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2111307124.0 | 申请日: | 2021-11-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401439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08 |
发明(设计)人: | 李敏;刘佳惠;任晓影;王成伟;马艳玲;刘金玲;于戈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八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2F1/04 | 分类号: | C02F1/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 11256 | 代理人: | 马明月 |
地址: | 056002***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废液 蒸发 系统 及其 控制 方法 设备 介质 | ||
本公开涉及一种用于控制废液热泵蒸发系统的塔釜液位的方法、废液热泵蒸发系统、控制设备和介质。该方法包括:在控制设备处,获取蒸发塔的塔釜废液的当前液位和浓度、蒸发塔的塔顶输出的二次蒸汽的流量和废液上料流量;获取蒸馏液的塔釜回流流量和浓缩液的排放量;控制浓缩液排放阀和塔釜回流阀中的至少一个,以便蒸馏液的塔釜回流流量和浓缩液的排放量相匹配;以及基于所获取的塔釜废液的当前液位、二次蒸汽的流量、废液上料流量,调整废液上料管线上的上料调节阀的开度,以便塔釜废液的当前液位与预定第一液位的差值在第一预定范围之内,所述废液上料管线设置于上料泵与废液预热器之间。本公开能够实现蒸发塔的塔釜废液液位的精准与稳定控制。
技术领域
本公开总体上涉及热泵蒸发处理技术,并且具体地,涉及用于控制废液热泵蒸发系统的塔釜液位的方法、废液热泵蒸发系统、控制设备和介质。
背景技术
对于处理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等废液的热泵蒸发处理系统而言,鉴于存在废液泄漏的风险,因此用于控制废液热泵蒸发系统的控制技术的安全可靠性及运行的稳定性尤为重要。
由于废液中的重组分或盐离子通常不可挥发,因此,可以通过热泵蒸发系统使废液中的水分经蒸发汽化为二次蒸汽,再经由冷凝得到蒸馏水,重组分或盐离子留在浓缩液中,因而可以将废液通过蒸发浓缩法处理,能将重组分或盐离子浓缩在浓缩液中进行排放,以便进行进一步的储存或者处理。作为热泵蒸发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的蒸发塔的塔釜废液液位的高低及其稳定性均会直接影响废液的蒸发效果,例如,过高或过低的塔釜废液液位容易导致过多泡沫影响气液分离效果或者造成干烧。传统的用于控制废液热泵蒸发系统的塔釜液位的方法,特别是控制蒸发塔的塔釜废液液位时,仅通过调节废液的上料流量来控制蒸发塔的塔釜废液液位的高低。然而当塔压波动或二次蒸汽流量发生改变时,会引起塔釜废液液位波动从而造成虚假液位,使得塔釜液位控制难以精准并稳定地保持在液位设定值。
综上,传统的用于控制废液热泵蒸发系统的塔釜液位的方法的方案,存在难以克服因塔压波动所导致的废液液位波动及虚假液位,以及塔釜液位控制不够精准与稳定的不足之处。
发明内容
本公开提供一种用于控制废液热泵蒸发系统的塔釜液位的方法、废液热泵蒸发系统、控制设备和介质,能够实现蒸发塔的塔釜废液液位的精准与稳定控制。
根据本公开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控制废液热泵蒸发系统的塔釜液位的方法。废液热泵蒸发系统至少包括蒸发塔、废液箱、再沸器和控制设备,废液箱中的废液经由上料泵、废液预热器后被送至蒸发塔和再沸器,至少部分蒸馏液经由塔釜回流阀回流至蒸发塔,蒸发塔的部分浓缩液经由浓缩液排放阀排出蒸发塔。该方法包括:在控制设备处,获取蒸发塔的塔釜废液的当前液位和浓度、蒸发塔的塔顶输出的二次蒸汽的流量和废液上料流量;获取蒸馏液的塔釜回流流量和浓缩液的排放量;控制浓缩液排放阀和塔釜回流阀中的至少一个,以便蒸馏液的塔釜回流流量和浓缩液的排放量相匹配;以及基于所获取的塔釜废液的当前液位、二次蒸汽的流量、废液上料流量,调整废液上料管线上的上料调节阀的开度,以便塔釜废液的当前液位与预定第一液位的差值在第一预定范围之内,所述废液上料管线设置于上料泵与废液预热器之间。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还提供了一种废液热泵蒸发系统,该系统包括:废液箱,用于储存废液,所述废液箱中的废液经由上料调节阀、废液预热器被送至蒸发塔和再沸器;蒸发塔,用于针对蒸发塔内的废液进行蒸发操作,以便生成二次蒸汽和浓缩液;浓缩液排放阀,配置浓缩液排放管线上,以用于使得所生成的浓缩液经由浓缩液排放阀排出蒸发塔;塔釜回流阀,配置塔釜回流管线上,以用于使得至少部分的蒸馏液经由塔釜回流阀回流至蒸发塔,浓缩液排放管线和塔釜回流管线与蒸发塔的底部相连通;再沸器,用于为蒸发塔的底部提供热量;以及控制设备,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单元和至少一个存储器,所述至少一个存储器被耦合到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单元并且存储用于由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单元执行的指令,所述指令当由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单元执行时,使得控制设备执行本公开的第一方面的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八研究所,未经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八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30712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