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动力学的斗轮堆取料机恒流量取料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11305107.3 | 申请日: | 2021-11-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7986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08 |
发明(设计)人: | 刘鹏飞;田宏哲;韩健;孙新佳;孙晓刚;苏睿之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华能新锐控制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65/00 | 分类号: | B65G65/00;B65G43/08;B65G65/2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知法苑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6 | 代理人: | 李明;赵吉阳 |
地址: | 102209 北京市昌平区北七家***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动力学 斗轮堆取料机恒 流量 方法 装置 | ||
1.一种基于动力学的斗轮堆取料机恒流量取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斗轮堆取料机的设备机械参数和基本运行数据;
根据所述设备机械参数和所述基本运行数据,基于机器人动力学理论建立所述斗轮堆取料机的动力学模型,并建立一种基于动力学模型的PID算法;所述动力学模型用于表征回转机构驱动力矩和回转、俯仰驱动机构角速度及角加速度之间的关系;
获取所述斗轮堆取料机的所述回转机构的实际驱动力矩,根据所述实际驱动力矩和所述动力学模型,通过所述PID算法得到所述斗轮堆取料机的所述回转机构所需调整的目标回转角速度和目标回转角加速度;
控制所述斗轮堆取料机的所述回转机构以所述目标回转角速度和目标回转角加速度运行,以使得所述斗轮堆取料机实现恒流量取料;
所述获取所述斗轮堆取料机的所述回转机构的实际驱动力矩,包括:
根据所述基本运行数据,计算得到驱动力矩和工作电流之间的关系式;
获取所述回转机构的实际工作电流,根据所述实际工作电流和所述关系式,得到所述回转机构的实际驱动力矩;
所述工作电流采用加权电流,其满足下述关系式:
IW=IB+AIS
其中,IB为轮斗电机电流、IS为回转电机电流、A为加权系数;对加权电流IW采取分级控制模式,分别为设定值ISV、偏大值IH、过大值IHH、保护值IHHH;
所述控制所述斗轮堆取料机的所述回转机构以所述目标回转角速度和目标回转角加速度运行,包括:
当IW∈(0,IH)时,则根据计算出的所述目标回转角速度和目标回转角加速度进行恒流量回转取料作业,将输出值维持在设定值ISV附近;
当IW∈[IH,IHH)时,则停止回转动作;待加权电流IW∈(0,IH)时继续执行上述恒流量回转取料作业;
当IW∈[IHH,IHHH)时,则调整大车的行走位置,自动后退设定的距离,待加权电流IW∈(0,IH)时继续执行上述恒流量回转取料作业,并累加和记录自动后退距离以便至下一个回转取料周期中使用;
在取料过程中发生严重的坍塌时导致IW≥IHHH,则紧急停机,停止取料作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学模型满足下述关系式:
其中,S=sin,C=cos,m2为回转机构的质量,m3为悬臂机构的质量,m4为斗轮支撑机构的质量,m5为斗轮中心支架机构的质量,mw为斗轮机构的质量,l2为俯仰中心至回转中心的距离,l3为悬臂长度,l4为斗轮中心至回转中心的垂直高度,l5为斗轮中心至悬臂中心的水平距离,θ2为回转角度,为回转角速度,为回转角加速度,θ3为悬臂的俯仰角度,为俯仰角速度,为俯仰角加速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所述斗轮堆取料机的所述回转机构的实际驱动力矩,包括:
在所述回转机构上设置转矩测量传感器,根据所述转矩测量传感器得到所述回转机构的实际驱动力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华能新锐控制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华能新锐控制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305107.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