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金属3d打印用雾化送料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2111300122.9 | 申请日: | 2021-11-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96814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30 |
发明(设计)人: | 杨友文;帅词俊;邓芳;董志;贺崇贤;杨文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22F12/50 | 分类号: | B22F12/50;B22F12/53;B33Y30/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信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35 | 代理人: | 吕刚 |
地址: | 341000 ***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金属 打印 雾化 机构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金属3d打印用雾化送料机构,其包括:底板、立杆、顶板、箱体、升降电机、竖向丝杠、连接板、限位板、侧板、滑槽、电动推杆、横杆、固定杆、调节电机、横向丝杠、固定板、套板、雾化盒、雾化喷嘴、输送壳体、固定壳体、搅拌电机、搅拌轴、搅拌杆、传动齿轮、隔板、电加热管、加料管、横板、气缸、固定块、出料口、封板、长孔、密封塞、输送电机、螺旋轴、雾化片、风机、连接管和导流孔。本申请的有益之处在于采用箱体材料的送料,并能够进行打印材料的充分搅拌混合,混合同时能够对材料进行加热,有利于提高材料的品质,保证材料打印时的均匀性,有利于提高打印质量,打印过程中还能够进行送料机构的移动,有利于提高打印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金属3d打印用雾化送料机构,具体涉及一种金属3d打印用雾化送料机构,属于3d打印应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3d打印是一种以数字模型文件为基础,运用粉末状金属或塑料等可粘合材料,通过逐层打印的方式来构造物体的技术,该技术最早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由美国提出,3d打印常在模具制造、工业设计等领域被用于制造模型,后逐渐用于一些产品的直接制造,对传统的工艺流程、生产线、工厂模式、产业链组合产生深刻影响,是制造业有代表性的颠覆性技术,实际上是利用光固化和纸层叠等技术的最新快速成型装置。它与普通打印工作原理基本相同,打印机内装有液体或粉末等打印材料,与电脑连接后,通过电脑控制把打印材料一层层叠加起来,最终把计算机上的蓝图变成实物,这打印技术称为3d立体打印技术,所谓的3d打印机与普通打印机工作原理基本相同,只是打印材料有些不同,普通打印机的打印材料是墨水和纸张,而3d打印机内装有金属、陶瓷、塑料、砂等不同的打印材料,是实实在在的原材料,3d打印存在着许多不同的技术,它们的不同之处在于以可用的材料的方式,并以不同层构建创建部件。3d打印常用材料有尼龙玻纤、耐用性尼龙材料、石膏材料、铝材料、钛合金、不锈钢、镀银、镀金、橡胶类材料。
在专利文献“CN201921401606.0一种3d打印机”中,其提供的3d打印机,旨在实现结构简单,使线材能够快速穿入,同时也能实现对喷头和加热机构快速拆装,但送料过程中,用于打印的材料难以实现均匀混合,在3d打印时容易出现产品质量降低的问题,且难以保证打印材料的有效输送。现在尚没有一种结构合理可靠且具有调节方便以及均匀送料功能的金属3d打印用雾化送料机构。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申请采用箱体进行3d打印材料的输送,在输送过程中能够实现不同中材料的同时送料,且能够实现均匀混合,在箱体内部能够实现打印材料的临时储存,并能够进行材料的加热以及充分混合,保证打印材料的品质。
更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在进行3d打印材料送料时,能够根据打印时的需要进行材料输送速度的调节,并能够在送料机构内部实现储存并进行搅拌,在输送时能够实现快速出料,同时能够保证雾化出料时的均匀性,提高3d模型的打印质量。
进一步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在进行3d打印时,能够进行送料机构的位置调节,能够根据打印所需的形状进行快速调节,提高3d打印效率。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金属3d打印用雾化送料机构,包括:底板、顶板、箱体、雾化盒、输送壳体与固定壳体;其中,所述底板通过立杆与顶板固定连接,所述底板和顶板之间设有箱体,所述箱体底部分别与雾化盒、输送壳体以及固定壳体固定连接,所述箱体内部分别与隔板以及电加热管固定连接,所述箱体底部开设有出料口,所述箱体通过出料口与输送壳体连通,所述输送壳体与固定壳体固定连接,所述输送壳体侧端与输送电机固定连接,所述输送电机输出端与螺旋轴固定连接,所述螺旋轴与雾化盒侧壁转动连接,所述输送壳体通过导流孔与雾化盒内部连通;所述隔板侧壁与横板固定连接,所述横板底端通过气缸与固定块固定连接,所述输送壳体顶部一侧与封板转动连接,所述封板中部开设有长孔以用于气缸移动,所述封板端部与密封塞固定连接,所述密封塞与出料口对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理工大学,未经江西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30012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