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建筑垃圾废物利用的混凝土建筑材料回收的制备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111296577.8 | 申请日: | 2021-11-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6077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31 |
发明(设计)人: | 唐云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和锦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20/02 | 分类号: | C04B20/02;C04B18/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008 江苏省苏州市姑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建筑 垃圾 废物利用 混凝土 建筑材料 回收 制备 工艺 | ||
本发明涉及建筑废料处理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利用建筑垃圾废物利用的混凝土建筑材料回收的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预处理:将运输过来的建筑废料卸载至指定地点,将大块的建筑废料采用装载机运输至破碎机的内部进行破碎,破碎完成之后输送至常规建筑废料处,将颗粒大小相同的物料堆在一起。该利用建筑垃圾废物利用的混凝土建筑材料回收的制备工艺,通过对建筑废料进行预处理,将其内部质地较硬的钢筋抽出,防止在破碎的过程中钢筋损坏破碎装置,从而增加破碎的速度,同时在破碎完成之后再次对建筑废料内部的杂物进行人工分拣,确保制作的骨料内部不会出现杂质,从而提升建筑垃圾制作骨料的质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废料处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利用建筑垃圾废物利用的混凝土建筑材料回收的制备工艺。
背景技术
建筑垃圾指人们在从事拆迁、建设、装修和修缮等建筑业的生产活动中产生的渣土、废旧混凝土、废旧砖石及其他废弃物的统称,按产生源分类,建筑垃圾可分为工程渣土、装修垃圾、拆迁垃圾和工程泥浆等;按组成成分分类,建筑垃圾中可分为渣土、混凝土块、碎石块、砖瓦碎块、废砂浆、泥浆、沥青块、废塑料、废金属和废竹木等。
建筑废料是城市建设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废弃济源,一般情况下被用作填坑物或者被堆放在废弃荒地里,建筑废料中大多为混凝土或者砖石,将其废弃造成了大量的浪费,现有技术中会采用粉碎的方法将其制作为混凝土的添加骨料与砂石混合再利用,但是制作过程中粗糙,制作而成的石料难以直接使用,产品质量交底,制作过程中还会舍弃大量材料,产品利用率和生产效率过低,难以达到盈利的目的,故而提出一种利用建筑垃圾废物利用的混凝土建筑材料回收的制备工艺。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建筑垃圾废物利用的混凝土建筑材料回收的制备工艺,具备利用率高和产品效率快等优点,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会采用粉碎的方法将其制作为混凝土的添加骨料与砂石混合再利用,但是制作过程中粗糙,制作而成的石料难以直接使用,产品质量交底,制作过程中还会舍弃大量材料,产品利用率和生产效率过低,难以达到盈利的目的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利用率高和产品效率快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利用建筑垃圾废物利用的混凝土建筑材料回收的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预处理:将运输过来的建筑废料卸载至指定地点,将大块的建筑废料采用装载机运输至破碎机的内部进行破碎,破碎完成之后输送至常规建筑废料处,将颗粒大小相同的物料堆在一起;
2)筛选:通过装载机将建筑废料送入给料机,给料机将建筑废料送入振动筛的内部将杂物、木质结构和铁料筛分处,将筛分之后的建筑废料送入传输带,传输的过程中将建筑废料铺平,此过程中可以采用人工再次对建筑垃圾内部的杂物挑拣出;
3)分级:将步骤二中筛选之后的建筑废料输送至初级筛分设备内,将建筑废料分为两个部分,将粗料送入反击式破碎机内部进行破碎,细料送入下一级处理设备内;
4)除杂:将步骤三中破碎的原料经过磁力除铁器除去块状铁物质,并且通过吸尘器将建筑废料中残留的尘土;
5)二级筛分:将步骤四中处理之后的建筑废料通过给料机输送至二级分级筛的内部,将建筑废料中颗径为8-36mm的颗粒分为细颗粒骨料,32-65mm的颗粒分为粗颗粒骨料,最后对细颗粒骨料进行轻物质分离器分离细小颗粒;
6)打包:将不同颗径的骨料分开送入打包机内,对建筑废料骨料进行打包运输。
进一步,所述步骤一中大块建筑废料破碎的过程中先将带有钢筋的物料采用碎石设备破碎,将其中的钢筋取出,且初级破碎之后将将建筑废料中的泥块颗粒运输至建筑工地作为填埋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和锦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和锦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9657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转向智能联动功能的控制系统及方法
- 下一篇:拧紧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