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整流模块及高压直流供电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1296178.1 | 申请日: | 2021-11-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3957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4 |
发明(设计)人: | 张斌;李现亭;马超群;王帆;王立 | 申请(专利权)人: | 易事特集团(河南)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M7/217 | 分类号: | H02M7/217;H02M1/42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李成同 |
地址: | 472000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整流 模块 高压 直流 供电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整流模块及高压直流供电系统,其中整流模块包括构成与移相变压器连接的三相无桥BOOST‑BUCK拓扑的电感组件、开关组件、整流组件和电容组件;所述电感组件包括第一电感、第二电感、第三电感和第四电感;所述开关组件包括第一开关、第二开关、第三开关和第四开关;所述整流组件包括第一整流元件、第二整流元件、第三整流元件和第四整流元件;所述电容组件包括第一电容和第二电容。本发明通过三相无桥BOOST‑BUCK和移相变压器,既可以实现PFC、整流、升降压等功能,又可以明显提升效率和功率密度,从而满足电网发展的需求,而且拓扑简洁,控制复杂度低,可靠性高,适于大范围推广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高压直流输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整流模块及高压直流供电系统。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当代社会的输配电方式仍以交流输配电为主,但由于交流电的品质要求很高,要考虑频率、功率因素、谐波、对地电容电流、线路阻抗、同期处理等诸多问题,因而交流输配电在很多方面显示出了局限性。与此同时,直流输配电技术以其独有的特点,避免了交流电所需要考虑的以上诸多问题,所以直流输配电,尤其高压直流输配电得到了广泛的关注与应用,具有广阔的市场需求,将在目前乃至将来电网中发挥巨大作用。
目前,传统的高压直流供电系统的拓扑通常采用传统变压器+PFC(Power FactorCorrection,功率因数校正)电路+LLC谐振电路,这种拓扑虽然可以实现PFC、整流、升降压等功能,但存在的问题也很突出,那便是效率较低,无法满足电网发展的需求。
因此,很有必要对现有技术进行改进。
以上信息作为背景信息给出只是为了辅助理解本公开,并没有确定或者承认任意上述内容是否可用作相对于本公开的现有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整流模块及高压直流供电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的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整流模块,包括电感组件、开关组件、整流组件和电容组件;其中,
所述电感组件包括第一电感L1、第二电感L2、第三电感L3和第四电感L4;
所述开关组件包括第一开关S1、第二开关S2、第三开关S3和第四开关S4;
所述整流组件包括第一整流元件D1、第二整流元件D2、第三整流元件D3和第四整流元件D4;
所述电容组件包括第一电容C1和第二电容C2;
所述第一整流元件D1、第二整流元件D2、第三整流元件D3的反向端并联后与所述第四开关S4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整流元件D1的正向端与所述第一开关S1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整流元件D2的正向端与所述第二开关S2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三整流元件D3的正向端与所述第三关S3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开关S1、第二开关S2、第三开关S3的另一端并联后与负载连接;
所述第一电感L1、第二电感L2、第三电感L3的一端分别与移相变压器中三相绕组的一相连接,所述第一电感L1的另一端连接在所述第一开关S1与所述第一整流元件D1之间,所述第二电感L2的另一端连接在所述第二开关S2与所述第二整流元件D2之间,所述第三电感L3的另一端连接在所述第三开关S3与所述第三整流元件D3之间;
所述第四开关S4的另一端串联所述第四电感L4后与所述负载连接;
所述第四整流元件D4的正向端连接在所述第一开关S1、第二开关S2、第三开关S3并联后的一端与所述负载之间,所述第四整流元件D4的反向端连接在所述第四开关S4与所述第四电感L4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易事特集团(河南)有限公司,未经易事特集团(河南)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9617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短流程悬浮煅烧冷却装置
- 下一篇:车床送料机械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