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多重密封结构的电池箱在审
申请号: | 202111294856.0 | 申请日: | 2021-11-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7892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28 |
发明(设计)人: | 郭锋;雷同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雄韬电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D53/02 | 分类号: | B65D53/02;B65D55/0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华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543 | 代理人: | 周婵;王松柏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大鹏新区大鹏街道同富工业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多重 密封 结构 电池 | ||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具有多重密封结构的电池箱,包括箱体、箱盖、以及设置在所述箱体和所述箱盖之间的密封条;所述箱体的顶部边缘设置有裙边结构;所述箱盖的底部边缘设置有与所述裙边结构相适配的止高结构;所述裙边结构与所述止高结构之间通过螺栓连接;所述密封条的底部与所述裙边结构相抵接,所述密封条的顶部与所述箱盖相抵接。通过将密封条设置为整体式结构,彻底解决了多根密封条首尾相连的位置存在的缝隙问题。通过在箱体和箱盖抵接处设置多重密封结构,能够很好防止颗粒物和水气物进入到箱体内,保证了箱体内部不受外界因素干扰。通过使用螺栓将箱体和箱盖稳固连接,有效地防止了由于箱体内部气压增大而出现箱盖松动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池箱密封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多重密封结构的电池箱。
背景技术
面对当今国内乃至全球日益严格的尾气排放标准及未来的能源危机,各大汽车厂商都在研发低排放的新能源技术,以适应这一发展趋势。其中,纯电动汽车是目前各大车企大力研发的领域之一,纯电动汽车的供能设备为电池箱。为保证使用安全,电池箱通常需要进行密封。一般的,电池箱除了箱体上的配件需要密封位外,还有一个主要的密封位置,就是箱盖与箱体的密封,并且箱盖需要经常拆箱检测或者维修,因此,箱盖与箱体之间的密封可靠性非常重要。
现有的箱体与箱盖之间的密封主要是通过在箱体与箱盖之间贴有多根首尾相连的密封条进行密封,由于密封条具有一定的弹性,箱盖在压紧箱体的过程中将密封条压紧,以达到密封的效果。然而,由于采用的密封条是多根首尾相接的密封条,并非一个整体,在拐角搭边的位置会有缝隙,导致密封效果差;而且,由于箱盖的面积较大,当箱体内的气压升高时(如用充气检测箱体的气密性),箱盖会鼓起来,直接影响箱盖压紧密封条的力度,箱体内的气体就会在未压紧密封条的部位挤出去,导致箱体与箱盖之间的密封可靠性较低,存在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多重密封结构的电池箱,旨在解决现有的密封条是多根首尾相接的密封条,并非一个整体,在拐角搭边的位置会有缝隙,导致箱体和箱盖之间的密封效果差;而且,由于箱盖的面积较大,当箱体内的气压升高时,箱盖会鼓起来,直接影响箱盖压紧密封条的力度,箱体内的气体就会在未压紧密封条的部位挤出去,导致箱体与箱盖之间的密封可靠性较低,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具有多重密封结构的电池箱,包括箱体、箱盖、以及设置在所述箱体和所述箱盖之间的密封条;所述箱体的顶部边缘设置有裙边结构;所述箱盖的底部边缘设置有与所述裙边结构相适配的止高结构;所述裙边结构与所述止高结构之间通过螺栓连接;所述密封条的底部与所述裙边结构相抵接,所述密封条的顶部与所述箱盖相抵接;所述密封条的一侧与所述止高结构相抵接,所述密封条的另一侧延伸至所述箱体内部。
在本申请中,所述裙边结构与所述止高结构相抵接后形成第一道密封结构,能够有效地防止大颗粒物通过所述箱体与所述箱盖之间的缝隙进入箱体内;所述密封条本身作为第二道密封结构,能够有效地防止微小颗粒和部分水气进入到箱体内。所述止高结构能够有效地防止密封条过度压缩产生永久变形,失去密封作用。当所述止高结构与所述裙边结构相抵接时,所述密封条的压缩量为60%-70%,既可以实现密封效果,又可以防止所述密封条过度压缩。
进一步地,所述裙边结构靠近所述箱体内部的一侧还设置有外凸结构。当所述箱盖往下压时,所述密封条会挤压所述外凸结构,使得密封条自身在挤压下产生形变,从而形成第三道密封结构,所述第三道密封结构能够完全隔绝外界的水气物进入到箱体内。
进一步地,所述外凸结构为弧面外凸结构。所述外凸结构与所述密封条相接触的一侧设置为弧面外凸结构,既可以对所述密封条起到压缩的作用,又可以防止外凸结构对密封条造成损伤。
进一步地,所述密封条靠近所述箱体的一侧设置有阶梯结构;所述阶梯结构与所述外凸结构相抵接。所述阶梯结构既可以在放置所述密封条时起到预定位的作用,也可以在箱盖下压时防止密封条往外侧偏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雄韬电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雄韬电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9485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