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缆中间接头密封性能测试装置和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294618.X | 申请日: | 2021-11-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3299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14 |
发明(设计)人: | 赵法强;李明才;陈加文;周伟;李威林;白帆;姜映烨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供电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3/26 | 分类号: | G01M3/26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潘宏洲 |
地址: | 518001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缆 中间 接头 密封 性能 测试 装置 方法 | ||
本申请涉及一种电缆中间接头密封性能测试装置和方法,该装置包括密封结构和试验装置,密封结构设置有用于放置电缆中间接头的密封腔;试验装置包括控制电路板、真空泵、电磁气阀和数字压力传感器模块,控制电路板用于控制真空泵进行充气或抽气后,将电磁气阀关断,并采集数字压力传感器模块检测到的气压值,根据气压值分析得到电缆中间接头的密封性能测试结果。在利用真空泵进行充气或抽气后,由数字压力传感器模块检测到的气压值可反映密封腔的气压变化,以此来评估电缆中间接头的密封性能,测试可靠性高。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配网电缆中间接头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电缆中间接头密封性能测试装置和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化不断扩容、针对市容市貌的要求越来越高、城市内电力线的架设由原来的架空线逐步转为使用地下电缆、电线电缆使用减少了城市蜘蛛网似的的电线,同时安全性能又得到提高。电缆在铺设时经常需要将两段电缆通过做电缆中间头的方式连接起来。电缆中间头的作业质量十分关键、会影响整条线路是否能安全运行的关键。因此,如何对电缆中间接头进行可靠的密封性能测试,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测试可靠性高的电缆中间接头密封性能测试装置和方法。
一种电缆中间接头密封性能测试装置,包括密封结构和试验装置,所述密封结构设置有用于放置电缆中间接头的密封腔;所述试验装置包括控制电路板、真空泵、电磁气阀和数字压力传感器模块,所述电磁气阀的进气口通过气管连接所述真空泵,所述电磁气阀的出气口通过气管连接所述数字压力传感器模块的进气口,所述数字压力传感器模块的出气口通过气管与所述密封腔连通,所述控制电路板通过数据线与所述真空泵、所述电磁气阀和所述数字压力传感器模块连接;
所述控制电路板用于控制所述真空泵进行充气或抽气后,将所述电磁气阀关断,并采集所述数字压力传感器模块检测到的气压值,根据所述气压值分析得到电缆中间接头的密封性能测试结果。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控制电路板在控制真空泵进行充气或抽气,通过所述数字压力传感器模块检测到气压达到相应的气压阈值后将所述电磁气阀关断,并记录所述数字压力传感器模块在气压保持时间内检测到的气压,根据记录的气压保持时间内的气压变化情况得到电缆中间接头密封性能测试结果。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密封结构包括结构本体和气咀,所述结构本体设置有所述密封腔,所述气咀设置于所述结构本体且与所述密封腔连通,所述气咀通过气管连接所述数字压力传感器模块的出气口。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结构本体包括第一结构体和第二结构体,所述第一结构体的一侧与所述第二结构体的一侧连接,所述第一结构体的另一侧和所述第二结构体的另一侧均设置有密封齿。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密封结构还包括密封圈,所述第一结构体和第二结构体均为半圆筒结构,所述密封圈在所述第一结构体和第二结构体通过密封齿闭合时,设置于所述第一结构体和第二结构体的相对两端;其中,所述密封圈包括与所述第一结构体和第二结构体匹配的第一密封部,以及与电缆匹配的第二密封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密封结构还包括夹具,所述夹具用于在所述第一结构体和第二结构体通过密封齿闭合后进行夹持。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数字压力传感器模块包括压力传感器和ADC接口芯片,所述ADC接口芯片连接所述压力传感器和所述控制电路板。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试验装置还包括连接所述控制电路板的人机接口面板和储能装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控制电路板包括控制器、接口电路和充放电管理电路,所述控制器连接所述接口电路,并通过所述充放电管理电路连接所述储能装置,所述接口电路通过数据线连接所述真空泵、所述电磁气阀、所述数字压力传感器模块和所述人机接口面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供电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供电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9461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