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光学曲面加工用二维超声振动抛光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11291534.0 | 申请日: | 2021-11-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9713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10-24 |
发明(设计)人: | 宋盾兰;杜红广;郝兆朋;卢明明;谷岩;薛皓天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春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24B1/04 | 分类号: | B24B1/04;B24B13/005;B24B13/01;B24B41/02;B24B41/04;B24B47/22;B24B47/12;B24B4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30012 吉林***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光学 曲面 工用 二维 超声 振动 抛光 装置 | ||
1.一种光学曲面加工用二维超声振动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加工基座(1);
上连接主架(2),竖直固定在所述加工基座(1)的上端面;
偏调夹持组件(6),设置在所述加工基座(1)的上端面中部,所述偏调夹持组件(6)用于对加工工件进行定位装夹,同时能后对加工工件进行轨迹调整;
固定导轨(301),竖直对称架设在所述上连接主架(2)的两侧位置;
承载座(3),可相对滑动的限位设置在所述固定导轨(301)上,并由设置在所述上连接主架(2)中的传动链板竖向驱动滑移;
曲面调节抛光组件(5),设置在所述承载座(3)的中部,并位于所述偏调夹持组件(6)的正上方;以及
排流轮组(401),可相对转动的对称架设在所述加工基座(1)的上端面两侧位置,所述排流轮组(401)的一端均固定有集尘罩(402),所述排流轮组(401)的另一端连通有外排管(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学曲面加工用二维超声振动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曲面调节抛光组件组件(5)包括:
精调缸件(501),竖直固定在所述承载座(3)的端面中部;
安装机体(502),竖向限位滑动设置在所述承载座(3)上,所述安装机体(502)的上端与所述精调缸件(501)的输出端相连接固定,且所述安装机体(502)上左右对称开设有两个安装凹位;
连接主臂(503),通过轴杆可相对转动的设置在各所述安装凹位(502)中,所述安装机体(502)上对称设置有旋转电机,各所述旋转电机的输出端通过齿轮啮合作用与所述连接主臂(503)连接传动;
调节伸缩装置(7),为对称设置的两组,各所述调节伸缩装置(7)的一端分别与所述连接主臂(503)相铰接;以及
超声抛光头(504),竖直设置在所述安装机体(502)的下方,所述超声抛光头(504)的两侧分别与所述调节伸缩装置(7)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光学曲面加工用二维超声振动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超声抛光头(504)的上端同轴套接固定有外轴架(505),所述外轴架(505)的两侧位置均竖直可相对转动的设置有螺纹调节杆(506),所述螺纹调节杆(506)上通过螺纹啮合作用可相对滑动的设置有转动座(507),所述调节伸缩装置(7)的一端与所述转动座(507)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光学曲面加工用二维超声振动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调节杆(506)之间处于不同水平高度,且其中位于低位的所述螺纹调节杆(506)的上端高于另一个所述螺纹调节杆(506)的下端。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光学曲面加工用二维超声振动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伸缩装置(7)包括:
上轴架(701)、下轴架(702),分别与所述连接主臂(503)以及转动座(507)相连接,所述上轴架(701)所述下轴架(702)呈同心圆结构;
侧支杆(703),对称铰接在上轴架(701)与所述下轴架(702)之间,所述侧支杆(703)之间连接处对称设置有限位套;
销轴件(704),横向穿接在所述限位套内,所述限位套与所述销轴件(704)相滑动连接;以及
消振稳固组件(8),同轴连设在所述上轴架(701)与下轴架(702)之间,所述消振稳固组件(8)用于在所述超声抛光头(504)进行抛光工作时对其产生的内部振动进行消振吸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光学曲面加工用二维超声振动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消振稳固组件(8)包括:
定位套管(801),同轴固定在所述上轴架(701)上;
内密封管件(802),可相对滑动的设置在所述定位套管(801)内,所述内密封管件(802)与所述定位套管(801)之间对称连设有支撑弹簧(803);
活动塞件(804),可相对滑动的密封设置在所述内密封管件(802)中,所述活动塞件(803)的一端与所述下轴架(702)相连接;以及
侧缓震弹簧(805),对称连设在所述下轴架(702)的两侧位置,所述侧缓震弹簧(805)的一端与所述内密封管件(802)相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春工业大学,未经长春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91534.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