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共聚改性聚乙烯醇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111288077.X | 申请日: | 2021-11-0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5638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26 |
| 发明(设计)人: | 吴福胜;项小敏;苏璐璐;申能美;王旭芳;徐凌云;朱宝华;陈凯;欧阳孔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皖维高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8F218/08 | 分类号: | C08F218/08;C08F218/10;C08F210/02;C08F8/00 |
| 代理公司: | 安徽省合肥新安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4101 | 代理人: | 卢敏 |
| 地址: | 238002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共聚 改性 聚乙烯醇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共聚改性聚乙烯醇及其制备方法,是以羧酸乙烯酯为第一单体、以烯烃为第二单体,以过氧化物为引发剂,采用多元溶液共聚的方法制得聚醋酸乙烯酯溶液,再经醇解制得共聚改性聚乙烯醇。本发明方法可制得1,2‑二醇含量低且间规结构含量高的聚乙烯醇,可以提高下游PVA光学膜与碘复合物的稳定性和拉伸性能,具有较高的实际意义和很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工业聚乙烯醇生产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共聚改性聚乙烯醇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聚乙烯醇(PVA)为白色片状、絮状或粉末状固体,是一种水溶性可降解的化工原料,其用途广泛,可用于制造聚乙烯醇缩丁醛、高强高模纤维和PVA光学膜等。其中,PVA光学膜是偏光片的核心部件,其技术和市场几乎完全被日本掌控。目前国内只能够生产满足3D眼镜、TN/STN液晶显示器等中低端偏光片应用的PVA光学膜。
PVA光学膜是PVA树脂通过溶液流延成膜而得,在成膜过程中主要发生的是物理变化,PVA的化学结构性质几乎没有变化。因此,在PVA树脂制备过程中调控其聚合度、PVA立体规整度(等规、无规和间规)及1,2-二醇含量将直接影响PVA光学膜性质,如:PVA间规度增加,链间氢键作用增强,PVA与碘复合物随之增高;但若间规度进一步增加,链间聚集形成结构紧密的微凝胶,会导致碘离子无法进入凝胶网络内部形成复合物,从而造成复合物的含量下降。而1,2-二醇结构极易形成分子内氢键,降低了高分子链间发生聚集的能力,阻碍了聚乙烯醇与碘负离子接近而形成复合物,且机械强度降低,不利于后期PVA光学膜的拉伸。
目前,国内已有文献报道,选用高空间位阻的乙烯基单体(如新戊酸乙烯酯)的自聚或与醋酸乙烯共聚来制备高间规含量的聚乙烯醇,但该法得到的聚乙烯醇的分子间氢键作用太强,导致其已形成微晶,不易与碘形成复合物,未能有效提高下游PVA光学膜的性能。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共聚改性聚乙烯醇及其制备方法,以期获得1,2-二醇含量低、间规结构含量高的聚乙烯醇,且通过引入乙烯基单元来调控分子间作用力,提高PVA与碘复合物的稳定性。
本发明为实现发明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共聚改性聚乙烯醇的制备方法,其特点在于:以羧酸乙烯酯为第一单体、以烯烃为第二单体,以过氧化物为引发剂,采用多元溶液共聚的方法制得聚醋酸乙烯酯溶液,再经醇解制得共聚改性聚乙烯醇。
进一步的,所述羧酸乙烯酯为醋酸乙烯酯、丙酸乙烯酯和新戊酸乙烯酯中的一种或两种;当为一种时,所述多元溶液共聚为二元溶液共聚;当为两种时,所述多元溶液共聚为三元溶液共聚。
进一步的,所述烯烃为乙烯或丙烯。
进一步的,所述多元溶液共聚的溶剂为甲醇、四氢呋喃、醋酸甲酯或丙酮。
通过核磁共振检测可知,本发明所制备的共聚改性聚乙烯醇的乙烯单元含量为2.1~3.8mol%,间规结构含量30~39mol%,1,2-二醇含量为1.35~1.76mol%。采用粘度法,测试本发明所制备的共聚改性聚乙烯醇的聚合度为2100~3000。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体现在:
本发明方法制得的共聚改性聚乙烯醇1,2-二醇含量和间规结构含量可控,可制得1,2-二醇含量低且间规结构含量高的聚乙烯醇,可以提高下游PVA光学膜与碘复合物的稳定性和拉伸性能,具有较高的实际意义和很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的实施例作详细说明,本实施例在以本发明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
本发明以下实施例所用到的原料均为市售商品。
实施例l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皖维高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皖维高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8807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烧板的线路板电镀工艺
- 下一篇:一种基于多源数据的地名地址数据融合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