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带进口烟气均布装置的急冷塔在审
申请号: | 202111287537.7 | 申请日: | 2021-11-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0868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11 |
发明(设计)人: | 朱晶晶;章利伟;王小峰;褚维平;陈纪赛;张永良;周永贤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中船绿洲环保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78 | 分类号: | B01D53/78;B01D53/70;B01D47/06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科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02 | 代理人: | 姚姣阳 |
地址: | 210011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进口 烟气 装置 急冷塔 | ||
一种带进口烟气均布装置的急冷塔,包括急冷塔体、雾化装置和卸灰装置,急冷塔体的顶端安装雾化装置,卸灰装置安装于急冷塔体的底端;急冷塔体包括进口烟气均布装置、雾化装置接口、塔体空腔、烟气出口和卸灰口,进口烟气均布装置沿水平方向安装于塔体空腔的上部,塔体空腔的下部一侧设置烟气出口,卸灰口设置于塔体空腔的底端,雾化装置通过紧固件与位于塔体空腔顶端的雾化装置接口的法兰相连,卸灰装置通过紧固件与卸灰口的法兰相连;进口烟气均布装置包括烟气进口、总管和支管,烟气进口沿急冷塔体切向布置;总管沿急冷塔体上部圆周布置;支管连通总管及塔体空腔,沿急冷塔体外壁圆周均布。本发明具有设计合理、降温效率高、成本低廉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烟气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带进口烟气均布装置的急冷塔。
背景技术
急冷塔通常用于危废焚烧系统中烟气快速有效降温,有效遏制二噁英的再生成,也为后续设备提供了良好的温度环境。传统的急冷塔在冷却烟气过程中,为了能使烟气充分冷却,通常使用进口烟气顶部直入的方式,这种烟气输入方式由于烟气流速比较快,且温度较高,喷雾无法在极短的时间内与高温烟气充分反应,容易冷却不充分,导致损坏后续设备,与此同时,为了能保证降温的效果,需要将急冷塔反应段设计得足够长,导致整个急冷塔装置较高,浪费材料。这样,在烟气处理过程中,很不经济。其二,针对烟气中含有部分尘粒,采用机械压力雾化喷嘴喷头,因喷头的截面非常小,因此容易积尘、造成堵塞,更换喷嘴的频率高。烟气中尘粒含量过高也会对后续烟管及设备产生损伤。
综上所述,目前进口烟气顶部直入式急冷塔,虽然结构简单,降温效果尚好,但仍主要存在以下不足:1、烟气流速过快,停留时间较短,且易产生偏流的现象,无法充分反应,容易造成喷雾液滴无法完全汽化,易在塔内碰壁产生积液流出;2、烟气冷却反应充分需要将反应段做得较长,导致立式布置的急冷塔设备整体较高,耗费材料;同时,反应时间长又难以控制有害气体二噁英的再次生成。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带进口烟气均布装置的急冷塔,通过将进口烟气均布装置应用于急冷塔设备中,改变了进口烟气分布状态,使其与冷却水雾均匀且充分接触,实现了高温烟气快速降温,遏制了有害气体二噁英的重新生成,为后续设备提供了良好的温度环境。
本发明提供一种带进口烟气均布装置的急冷塔,包括急冷塔体、雾化装置和卸灰装置,急冷塔体的顶端安装雾化装置,卸灰装置安装于急冷塔体的底端;急冷塔体包括进口烟气均布装置、雾化装置接口、塔体空腔、烟气出口和卸灰口,进口烟气均布装置沿水平方向安装于塔体空腔的上部,塔体空腔的下部一侧设置烟气出口,卸灰口设置于塔体空腔的底端,雾化装置通过紧固件与位于塔体空腔顶端的雾化装置接口的法兰相连,卸灰装置通过紧固件与卸灰口的法兰相连;进口烟气均布装置包括烟气进口、总管和支管,烟气进口沿急冷塔体切向布置;总管沿急冷塔体上部圆周布置;支管连通总管及塔体空腔,沿急冷塔体外壁圆周均布。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技术方案,雾化装置为若干个急冷喷枪,急冷喷枪设置于急冷塔体的顶部,通过紧固件与雾化装置接口的法兰相连,急冷喷枪的喷嘴伸入急冷塔体内。
进一步的,急冷塔体内的烟气为上进下出,雾化冷却水与烟气采用同向并流的形式。
进一步的,4只支管呈圆周均布,支管与急冷塔体的水平线夹角α为15°,支管与急冷塔体的横向中心线夹角β为23°。
进一步的,雾化装置接口采用多管口圆周均布于急冷塔体顶部。
进一步的,急冷塔体的下部设置锥形卸灰斗,急冷塔体采用碳钢材质焊接而成,内衬为耐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中船绿洲环保有限公司,未经南京中船绿洲环保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8753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