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锚索张拉检测系统及其检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1286449.5 | 申请日: | 2021-11-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2059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22 |
发明(设计)人: | 杨军;边文辉;詹家旺;翟召玺;方毅;徐东明;李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北京数字岩石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13/00 | 分类号: | G01M13/00;G01N3/10;G01L5/04;E02D33/00;E02D5/74;E21D20/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北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53 | 代理人: | 段秋玲 |
地址: | 10008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锚索张拉 检测 系统 及其 方法 | ||
本申请涉及隧道或平硐技术,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锚索张拉检测系统及其检测方法,所述检测系统包括感应组件,所述无线油压传感器连接有张拉设备;所述无线弹性微动传感器位于所述张拉设备设有锚索锁具的一端且与所述张拉设备连接;控制组件;所述千斤顶液压站油压稳定器与所述千斤顶输油管连接;所述千斤顶液压站油箱一端与所述千斤顶液压站油压稳定器连接,所述千斤顶液压站油箱另一端与千斤顶液压站油泵连接;所述千斤顶液压站油泵与所述千斤顶液压站油压稳定器连接;所述智能控制主机与所述千斤顶液压站油泵连接且控制所述千斤顶液压站油泵输油。本发明的检测系统大大减少了施工时间和人力成本,提高了施工精度。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锚索张拉的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锚索张拉检测系统,进一步涉及一种锚索张拉检测系统的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为了及时判断锚索是否提供了足够的支护力,降低锚索支护失效的现象发生,使得锚索锚固的质量问题及时发现,设计了一种检测装置对锚索张拉进行检测,但是因为现有的锚索同步张拉设备是由多个独立控制的设备组成,所以会出现现有的锚索张拉设备在施工过程中设备较多的现象,另外,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多个施工人员分别控制相应的设备且无法有效检测锚索持有力与位移的变化,这样一来,现有的设备在锚索张拉完进行张拉质量验证时,步骤繁琐且精度没法得到保障,而且时间和人力成本都较高,最终导致现有的锚索张拉检测设备无法实现有效的锚索持有力检测。
发明内容
本申请要解决的一个技术问题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锚索同步张拉设备是由多个独立控制的设备组成,施工过程中需要多个施工人员分别控制相应的设备且无法有效检测锚索持有力与位移的变化的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锚索张拉检测系统及其检测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锚索张拉检测系统,所述检测系统包括:
感应组件,所述感应组件分别包括无线油压传感器、无线位移传感器以及无线弹性微动传感器;所述无线油压传感器连接有张拉设备,所述无线油压传感器位于所述张拉设备设有千斤顶输油管一端;所述无线弹性微动传感器位于所述张拉设备设有锚索锁具的一端且与所述张拉设备连接;
控制组件,所述控制组件分别包括千斤顶液压站油压稳定器、千斤顶液压站油箱、千斤顶液压站油泵以及智能控制主机;所述千斤顶液压站油压稳定器与所述千斤顶输油管连接;所述千斤顶液压站油箱一端与所述千斤顶液压站油压稳定器连接,所述千斤顶液压站油箱另一端与千斤顶液压站油泵连接;所述千斤顶液压站油泵与所述千斤顶液压站油压稳定器连接;所述智能控制主机与所述千斤顶液压站油泵连接且控制所述千斤顶液压站油泵输油;
包括多个相互独立的顶压限位器、钢绞线导向器以及限位器弹簧,所述钢绞线导向器供锚索线束通过,所述顶压限位器能活动顶接各个所述锚索线束的锁具夹片,所述限位器弹簧在后侧顶紧所述顶压限位器,以避免所述锚索线束受拉后回退;
所述顶压限位器前端为顶接端,所述顶压限位器内形成向后放的限位腔,以供所述钢绞线导向器可轴向滑动地容纳于所述限位腔,所述限位腔内侧与所述钢绞线导向器的前端之间通过楔形面相互配合,且楔形面向所述顶压限位器后端逐渐增大外径。
优选的,所述千斤顶输油管包括千斤顶第一个输油管与千斤顶第二个输油管,所述千斤顶液压站油压稳定器一端与所述千斤顶第一个输油管连接,所述千斤顶液压站油压稳定器另一端与所述千斤顶第二个输油管连接,所述无线油压传感器与所述千斤顶第一个输油管连接。
优选的,所述张拉设备包括多个千斤顶活塞与多个千斤顶缸体,所述千斤顶活塞可滑动设置在所述千斤顶缸体的活塞腔内,所述活塞腔间连接有串联油路组件,所述串联油路组件接入所述活塞腔的有千斤顶杆件。
优选的,所述钢绞线导向器设有供所述锚索线束的中孔,所述中孔由所述钢绞线导向器前端贯穿至所述钢绞线导向器后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北京数字岩石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北京数字岩石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8644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