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不锈钢制品的折弯装置及其工艺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285892.0 | 申请日: | 2021-11-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6063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1 |
发明(设计)人: | 顾风权;顾凤云;周秀兰 | 申请(专利权)人: | 泰州市天盛不锈钢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11/10 | 分类号: | B21D11/10;B21D11/2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宾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459 | 代理人: | 于鹏弟 |
地址: | 225700 江苏省泰***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不锈钢制品 折弯 装置 及其 工艺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不锈钢制品的折弯装置及其工艺方法,包括加工台、第二导向槽和第三导向槽,所述加工台的底部安装有内壳,且内壳的顶部安装有六个所述限位件,同时六个限位件均贯穿加工台;六个所述限位件的底部分别贯穿六个所述第一导向槽与六个所述第一丝杆相连接,且第一丝杆安装在内壳的内部;设置有限位件,限位件设置有六个,在初始状态下,六个限位件合并组成一个筒形结构,通过转动的第一丝杆带动六个限位件沿第一导向槽同步进行滑动,随着滑动距离的增加,六个限位件之间的间距逐渐增加,此时六个限位件组成的筒形结构的外径增加,进而提高不锈钢制品在弯折时的内角直径,提高了适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不锈钢制品加工相关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不锈钢制品的折弯装置及其工艺方法。
背景技术
不锈钢加工工艺是指凭着不锈钢的性能对不锈钢进行剪、折、弯、焊等机械加工最终得到工业生产所需的不锈钢制品的过程,在不锈钢加工的过程中需要借助大量的机床、仪器、不锈钢加工设备,而弯折加工是不锈钢制品生产过程中的一种常用的加工方式,而在进行弯折加工时需要使用到弯折装置。
而目前使用的部分弯折装置结构简单,通常是在加工平台上设置一个固定的限位辊配合一个可以转动或滑动的挤压辊完成对产品的弯折工作,由于挤压辊和限位辊的位置相对预定,因此产品的弯折角度也是固定的,在使用时存在弊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锈钢制品的折弯装置及其工艺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不锈钢制品的折弯装置,包括加工台、第二导向槽和第三导向槽,所述加工台的底部安装有内壳,且内壳的顶部安装有六个所述限位件,同时六个限位件均贯穿加工台;六个所述限位件的底部分别贯穿六个所述第一导向槽与六个所述第一丝杆相连接,且第一丝杆安装在内壳的内部;每个所述第一丝杆远离内壳轴心线的一端均安装有一个所述啮合轮;所述第二导向槽开设在加工台的顶部一侧;所述第三导向槽开设在加工台的顶部另一侧,且第三导向槽的长度小于第二导向槽的长度。
优选的,所述加工台的底部一侧安装有液压推杆,且液压推杆的一端安装有转接件;所述转接件的顶端贯穿第二导向槽与挤压辊相连接,且挤压辊与转接件的连接方式为转动连接;所述液压推杆配合转接件与挤压辊组成伸缩结构。
优选的,所述加工台的底部一侧安装有第二丝杆,且第二丝杆的一端安装有手柄;所述第二丝杆与限位辊的底部螺纹连接,且限位辊的上部贯穿第三导向槽。
优选的,所述内壳的内壁一侧安装有传动螺杆,且传动螺杆与传动盘啮合连接;所述内壳的一侧外壁安装有电机,且电机转动连接有电机轴,同时电机轴与传动螺杆相连接。
优选的,六个所述限位件组合呈一个筒形结构,且限位件与第一丝杆的连接方式为螺纹连接,同时限位件与第一导向槽的连接方式为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传动盘与内壳内壁的连接方式为转动连接,且传动盘的顶部和侧壁均呈齿槽结构;所述传动盘的顶部与六个所述啮合轮的连接方式均为啮合连接,且传动盘配合啮合轮与第一丝杆组成转动结构。
一种不锈钢制品的折弯装置工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首先接通外部电源,启动电机,带动六个限位件同步沿第一导向槽开始滑动,进而使得六个限位件组成的筒形结构的外径开始扩张,直到外径调整至不锈钢制品弯折处的内角所需角度即可关闭电机;
S2、将需要进行弯折的不锈钢制品放置在限位件、挤压辊和限位辊之间,使不锈钢制品的一侧外壁紧贴限位件;
S3、手动转动手柄,通过手柄带动第二丝杆开始转动,进而带动限位辊沿第三导向槽进行滑动,直到限位辊配合限位件夹紧不锈钢制品的一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泰州市天盛不锈钢制品有限公司,未经泰州市天盛不锈钢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8589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