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航空发动机用快速装拆卡箍在审
申请号: | 202111285809.X | 申请日: | 2021-11-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8323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28 |
发明(设计)人: | 李吉鹏;刘洋;石岩;刘宁;张栓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发沈阳黎明航空发动机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3/10 | 分类号: | F16L3/10;F16L3/237;H02G3/04 |
代理公司: | 沈阳优普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21234 | 代理人: | 任凯 |
地址: | 110043 ***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航空发动机 快速 装拆卡箍 | ||
本发明属于卡箍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航空发动机用快速装拆卡箍。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航空发动机用快速装拆卡箍,包括卡箍上半部和卡箍下半部,卡箍上半部包括安装配合件和卡箍上瓣,卡箍下半部包括连接件和卡箍下瓣,所述安装配合件设置在卡箍上瓣的中部,所述连接件设置在卡箍下瓣的中部;所述安装配合件为方筒形,其内壁两侧对称设有上锯齿;所述连接件为分叉的两片弹性板,其外壁对称设有下锯齿;卡箍上半部与卡箍下半部通过所述安装配合件及所述连接件能够实施快速装拆。本发明提供的航空发动机用快速装拆卡箍,具备快速安装、拆卸功能,可有效减少航空发动机的装配、分解和维护周期,提高生产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卡箍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航空发动机用快速装拆卡箍。
背景技术
航空发动机的卡箍用于固定发动机各系统管路、电缆及其他结构件,是发动机上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卡箍的使用可以有效减少导管因振动疲劳断裂的几率,直接影响到发动机的使用质量,是影响发动机可靠性的重要因素之一。
现有常规卡箍结构形式如附图1所示,通常由卡箍上半1、卡箍下半4、紧固螺栓2、锁片3、毛毡5几部分组成,其中6为导管或电缆等结构。卡箍上半1为整体板料,通过压制成的,卡箍下半为焊接结构,将螺纹孔与卡箍焊为一体。紧固螺栓2通常为航标或俄标件,在螺栓拧紧后,用锁片3将其锁紧。毛毡5是为了更有效的让被紧固件和卡箍上下半贴合,且防止互相磨损。
安装单个卡箍的时间约为20秒,拆卸单个卡箍的时间约为15秒。若在操作空间有限的位置,常规卡箍的装拆时间甚至会达到5分钟以上,在此环境下,卡箍上螺钉、锁片等零件可能掉落的可能性较大,在发动机上寻找螺钉、锁片的时间更长。由于航空发动机卡箍数量众多,常规卡箍的安装及拆卸会耗费大量时间,增加了航空发动机的装配、分解周期,尤其是在在操作空间有限的位置,排布周期成倍增加,进而增加了航空发动机的生产、修理和维护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航空发动机用快速装拆卡箍,具备快速安装、拆卸功能,可有效减少航空发动机的装配、分解和维护周期,提高生产效率。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航空发动机用快速装拆卡箍,包括卡箍上半部和卡箍下半部,卡箍上半部包括安装配合件和卡箍上瓣,卡箍下半部包括连接件和卡箍下瓣,所述安装配合件设置在卡箍上瓣的中部,所述连接件设置在卡箍下瓣的中部;所述安装配合件为方筒形,其内壁两侧对称设有上锯齿;所述连接件为分叉的两片弹性板,其外壁对称设有下锯齿;卡箍上半部与卡箍下半部通过所述安装配合件及所述连接件能够实施快速装拆。
进一步地,所述的航空发动机用快速装拆卡箍,所述上锯齿的尖角方向向上,所述下锯齿的尖角方向向下,所述上锯齿及下锯齿的横向齿面与水平方向有5°夹角;所述上锯齿与所述下锯齿齿形互相配合。使得所述连接件与安装配合件更加贴合,同时也可以避免发生脱齿现象。
进一步地,所述的航空发动机用快速装拆卡箍,所述连接件的两片弹性板之间的夹角为5°,其材料为弹簧钢。在侧向压力的作用下可使两片弹性板贴合,在外力撤销后,弹性板可自然回弹至原状态。在卡箍上半部与卡箍下半部安装完成后,两片弹性板之间的外扩力可以增强所述连接件和所述安装配合件之间的贴合度,保证卡箍在固定时不会出现两边孔径不一的情况。
进一步地,所述的航空发动机用快速装拆卡箍,所述弹性板的顶端为施力面,做为工具的着力处;所述施力面与所述下锯齿之间为锥面;两片弹性板锥面最顶端之间的宽度小于所述安装配合件的宽度。仅通过将卡箍上半部和卡箍下半部互相压紧的方式即可实现安装卡箍。
进一步地,所述的航空发动机用快速装拆卡箍,卡箍上半部与卡箍下半部装配在一起后,所述连接件露出所述安装配合件的长度大于所述连接件与所述安装配合件之间的配合长度,可以保证在拆卸过程中,卡箍上半部与卡箍下半部完全分开前,工具能够一直对所述连接件施加作用使其处于压紧状态。
进一步地,所述的航空发动机用快速装拆卡箍,卡箍上瓣及卡箍下瓣设有保护垫。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发沈阳黎明航空发动机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国航发沈阳黎明航空发动机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8580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