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芳香类烯醇式钠盐及其合成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284786.0 | 申请日: | 2021-11-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6063160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05 |
发明(设计)人: | 刘启发;杨健;王中孝;李赫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鞍山科思化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C41/26 | 分类号: | C07C41/26;C07C43/23;C07C45/45;C07C49/84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思博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26 | 代理人: | 张玉玲 |
地址: | 243000 安徽省马鞍山***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芳香 类烯醇式 钠盐 及其 合成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芳香类烯醇式钠盐及其合成方法,该方法合成工艺简单,制备条件温和。利用得到芳香类烯醇式钠盐合成二苯基二酮类化合物,能够有效抑制副反应的发生,产物杂质少,大幅提高反应收率和产能。相对现有工艺,本发明中的合成工艺能够多角度简化工艺过程,减少酸性腐蚀试剂的使用,降低设备的使用要求,减少三废的产生,有利于工业化生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精细化工技术领域,一种制备有机中间体的方法,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芳香类烯醇式钠盐及其合成方法。
背景技术
传统意义上,将紫外光谱分为3个区,波长在320~400nm的长波紫外线称为UV-A,波长在280-320nm的中波紫外线称为VU-B,而波长在200-280nm的短波紫外线称为UV-C。UV-A穿透力最强,到达地表的量是UV-B的100倍,可造成晒红、晒伤,并可加强UV-B对皮肤的伤害力,可穿透至真皮层,是皮肤老化的主因;UV-B致癌性最强,晒红及晒伤作用为UV-A的1000倍;UV-C则可被臭氧层所阻隔,但近年来随着臭氧层的破坏,UV-C对人体的伤害也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
人们为保护人体免受过量的紫外线辐射,把具有安全、高效吸收紫外线辐射的紫外线吸收剂广泛应用于化妆品、护发品、织物处理及洗涤剂中。紫外线吸收剂中包括有已知的二苯基二酮类化合物,其中由罗氏公司研发的丁基甲氧基二苯甲酰甲烷(Parsol 1789,阿伏苯宗)是专门用于护肤化妆品的一类抗UV-A紫外光线吸收剂。阿伏苯宗是世界上仅有的少量几种UV-A型吸收剂中最为有效的一种,被美国FDA列为非处方药(OTC),准许在美国使用,欧盟和日本也已经批准其使用,为安全有效的防晒剂。因此,实现阿伏苯宗工业化生产,对提高经济效益,促进企业发展有重要的意义。
合成防晒剂阿伏苯宗文献报道的方法有以下几种。以对甲氧基苯乙酮和对叔丁基苯甲酸甲酯为原料的合成方法是以强碱做催化剂进行直接缩合(CN104876814;CN1958549;US 4387089;Research on chemical intermediates,2013,39(6):2311-2320;Journal ofthe American Society,2010,132(7):2160-2162;日用化学工业,2009,39(3):179-182;精细石油化工,2009,26(3):4-7;化学世界,2006,28(9):538-540;香料香精化妆品,2002,3:8-10),用此法生产大体都用氨基钠、氢化钠或钠做催化剂,收率在48-78%。但是氨基钠在反应过程中易产生氨解等副反应;氢化钠和钠遇水剧烈反应,生产过程中安全隐患很大,对设备的要求也较高;且氨基钠和氢化钠价格昂贵,大规模生产需要的成本较高,在市场中无价格优势。DSM公司在其公布的专利WO2012/084770中,采用甲醇钾作为反应的催化剂,以对甲氧基苯乙酮和对叔丁基苯甲酸甲酯为原料制备阿伏苯宗,阿伏苯宗的定量计算收率高达95%。然而,该专利未对产品阿伏苯宗进行分离纯化,分离纯化收率不得而知,此外,使用固体甲醇钾,投料时仍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以对叔丁基苯甲醛与对甲氧基苯乙酮在甲醇钠作用下缩合生成3-[4-叔丁基苯基]-1-(4-甲氧基苯基)-2-丙烯-1-酮;再经卤素加成,甲醇钠脱卤素合成(合成化学,2008,16(3):342-343;Eur.Pat.Appl.994092),此法产率较高,但此法合成中需要用到溴素或者氯气。不仅对设备要求高,而且会对人和环境造成严重伤害。BASF专利US 6278025也以对叔丁基苯甲醛与对甲氧基苯乙酮为原料,先制得3-[4-叔丁基苯基]-1-(4-甲氧基苯基)-2-丙烯-1-酮,在以双氧水为氧化剂进行环氧化,最后以四(三苯基膦)化钯为催化剂进行开环制得阿伏苯宗,总收率71.91%。该法不使用卤素,但使用昂贵的催化剂进行开环,催化剂无法回收。以对叔丁基苯乙酮和对甲氧基苯酰氯为原料,进行酰基化反应生成阿伏苯宗(WO2006100225),用此法合成中,需用CuCl做催化剂,反应时间达20h,后处理繁琐,还需用到氯仿等毒性较大的试剂。以对甲氧基苯甲酸甲酯和对叔丁基苯乙酮为原料,以氨基钠为催化剂,经缩合制得阿伏苯宗(CN 109867597;Chemistry-AEuropean Journal,2019,25(46):10797-10802),该法使用氨基钠做催化剂,仍存在前述的问题,原料对叔丁基苯乙酮价格较高,不易获得,且文献都未报道收率情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鞍山科思化学有限公司,未经马鞍山科思化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8478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