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近红外光响应的上转换介孔二氧化锡诊疗纳米胶囊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1284507.0 | 申请日: | 2021-11-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7541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03 |
发明(设计)人: | 冯莉莉;杨露;师瑞鹏;刘彬;盖世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49/00 | 分类号: | A61K49/00;A61K49/04;A61K9/51;A61K47/02;A61K41/00;A61P35/00;C09K11/02;C09K11/85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 23109 | 代理人: | 李红媛 |
地址: | 150001 黑龙江***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红外光 响应 转换 介孔二 氧化 诊疗 纳米 胶囊 制备 方法 | ||
一种近红外光响应的上转换介孔二氧化锡诊疗纳米胶囊的制备方法,它涉及诊疗纳米胶囊的制备方法。本发明要解决现有光敏剂易团聚水溶性差,光利用率低的问题,同时解决现有上转换纳米粒子与光敏剂的结合,或存在上转换纳米粒子分布于片层状光敏剂表面,稳定性差,光催化效果较差;或存在光敏剂包覆上转换纳米粒子,壳层为非介孔结构或者是孔径较小,无法实现高效的药物担载能力的问题。制备方法:一、采用高温热解法制备UCNPs;二、介孔二氧化硅包覆UCNPs的制备;三、介孔二氧化锡包覆UCNPs纳米胶囊的制备。本发明用于近红外光响应的上转换介孔二氧化锡诊疗纳米胶囊的制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诊疗纳米胶囊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由于中空介孔纳米材料可以潜在的应用在药物载体、基因传递、细胞标记和光动力治疗等领域,因此具有荧光性能的中空介孔纳米材料引起广泛关注,由于他们具有中空结构,同时具有较大的孔洞和介孔壳,使得空壳较之传统材料能够储存更多的药物分子。另外,介孔壳具有供药物分子进出流通进行物质交换、离子交换的通道,因此可以使得药物释放过程变缓慢,从而减少药物对人体快速集中释放造成的伤害。
近年来,光治疗方法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它是一种非侵蚀性并具有一定靶向性的肿瘤治疗新方法,与传统的癌症治疗手段包括手术、化学治疗和放射治疗相比,光治疗具有创伤小、毒副作用小、良好的选择性和组织特异性、精度高、机体对光敏剂分子不存在耐药性,可进行重复性治疗等显著优势。光动力治疗是以光、光敏剂和氧的相互作用为基础进行疾病诊断和治疗的一种新技术,其基本原理是在特定波长及强度的光照下,光敏剂分子被激发至激发态并将其能量传递至周围的氧分子,从而产生化学性质活泼的单线态氧或自由基等反应活性氧物质,并由此造成组织器官损伤而破坏目标组织,进而达到治疗肿瘤的目的。而肿瘤光热治疗法是利用具有较高光热转换效率的材料,将其注射入体内,利用靶向性识别技术聚集在肿瘤组织附近,并在外部光源(一般是近红外光)的照射下将光能转化为热能来杀死癌细胞的一种治疗方法。
目前绝大多数的光敏剂水溶性较差,在实际应用中容易发生团聚,导致光敏化效率降低;还有一些光敏剂只能吸收紫外-可见光,而紫外-可见光对组织的渗透深度有限还有可能损伤皮肤;因此将光敏剂与上转换纳米粒子结合可能是一种比较好的解决方法,但目前有关上转换纳米粒子与光敏剂的结合方法主要是将上转换纳米粒子分布于片层状光敏剂表面,稳定性差,无法充分利用上转换纳米粒子的发射光,导致光催化效果较差;而对于光敏剂包覆上转换纳米粒子的核壳结构,壳层为非介孔结构或者是孔径较小,无法实现高效的药物担载能力。纳米药物的制备方法复杂、功能单一,无法实现诊断与治疗相结合,因此限制了它们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现有光敏剂易团聚水溶性差,光利用率低的问题,同时解决现有上转换纳米粒子与光敏剂的结合,或存在上转换纳米粒子分布于片层状光敏剂表面,稳定性差,光催化效果较差;或存在光敏剂包覆上转换纳米粒子,壳层为非介孔结构或者是孔径较小,无法实现高效的药物担载能力的问题,而提供一种近红外光响应的上转换介孔二氧化锡诊疗纳米胶囊的制备方法。
一种近红外光响应的上转换介孔二氧化锡诊疗纳米胶囊的制备方法,它是按以下步骤进行的:
一、采用高温热解法制备UCNPs:
①、在磁力搅拌条件下,将油酸钆、油酸镱、油酸铥、氟化钠、十八烯和油酸混合均匀,在真空状态下,加热至温度为110℃~120℃,并在温度为110℃~120℃的条件下,保温30min~1h,关闭真空装置,通入氮气,将温度升温至300℃~310℃,并在温度为300℃~310℃的条件下反应1h~1.5h,反应结束后自然冷却降至室温,离心收集并洗涤,得到NaGdF4:20%Yb/0.5%Tm纳米粒子,将NaGdF4:20%Yb/0.5%Tm纳米粒子分散在环己烷液体中,得到NaGdF4:20%Yb/0.5%Tm纳米粒子的环己烷溶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工程大学,未经哈尔滨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8450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