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热致变色荧光纤维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111284195.3 | 申请日: | 2021-11-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6943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25 |
发明(设计)人: | 马莹;张莹莹;段明汗;俞建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D01F9/00 | 分类号: | D01F9/00;D01F6/50;D01F1/10;D01F1/06;C09K9/02 |
代理公司: | 上海泰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33 | 代理人: | 杨琴 |
地址: | 201620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变色 荧光 纤维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热致变色荧光纤维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纤维包括成纤聚合物、荧光染料和相变材料。该制备方法包括:将荧光染料和熔融态的相变材料混合,加入到含有表面活性剂的水溶液中,得到乳液,然后与成纤聚合物水溶液混合,得到纺丝液,湿法纺丝。该纤维具有良好、稳定的变色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智能纤维及其制备和应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热致变色荧光纤维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智能纺织材料在具备普通纺织材料的服用性能和外观风格的基础上,还能感知外部环境,通过改变自身的一种或多种性能参数做出相应反馈,从而响应外部环境,做到与外部环境相适应的一种新型纺织材料。具有可调谐发光特性的智能纺织品通过感知外部环境变化,从而调整自身颜色变化,在传感、图像显示、光学记录、防伪、环境监测和伪装等领域展现出了的巨大应用潜力,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作为纺织材料基本单元的一维智能纤维,具有良好的应用适应性,成为了众多研究的核心热点。可调谐发光的智能变色纤维是基于对电、热、光、湿度、pH值和离子等外部刺激做出响应的发光材料。在这些可控方法中,电可以被认为是光学器件最精确的操作方法。电致变色器件的开发已经做出了相当多的开拓性工作。然而,电致变色器件通常是基于电控的氧化还原反应,从而导致纤维成分复杂、制备工艺繁杂,大大阻碍了其实际应用和商业化。相比之下,热致变色发光材料因其制备简单、成本低、适用性广等特点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结合电加热材料,可以很容易地得到含有一维纤维的电/热致变色材料。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电/热致变色荧光纤维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以填补现有技术的空白。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热致变色荧光纤维,所述纤维包括成纤聚合物、荧光染料和相变材料。
所述电致变色荧光纤维还包括金属丝,所述成纤聚合物、荧光染料和相变材料的混合物作为外层包裹金属丝形成包芯结构。
所述成纤聚合物、荧光染料和相变材料的质量比为1000~3000:1~10:1000~3000。
所述成纤聚合物包括海藻酸钠SA、聚乙烯醇PVA、聚丙烯腈PAN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荧光染料包括香豆素类有机物、亚甲基蓝、尼罗红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相变材料包括脂肪酸FA、石蜡PWs、聚乙二醇PEG、聚己酸内酯PCL中的一种或几种。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电/热致变色荧光纤维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荧光染料和熔融态的相变材料混合,加入到含有表面活性剂的水溶液中,得到乳液;(2)将步骤(1)中乳液与成纤聚合物水溶液混合,得到纺丝液;
(3)将步骤(1)中纺丝液从单轴喷丝孔中挤出,进入凝固浴凝固和牵伸形成初生纤维,干燥,得到热致变色荧光纤维;
或者将步骤(1)中纺丝液从同轴喷丝孔中随着金属丝一起挤出,使纺丝液包裹金属丝形成包芯结构,进入凝固浴凝固和牵伸形成初生纤维,干燥,得到电致变色荧光纤维。
所述步骤(1)中荧光染料、熔融态的相变材料和表面活性剂的质量比为1~10:1000~3000:300~1200。
所述步骤(1)中乳液中荧光染料和熔融态的相变材料的混合物与水的质量比为1:20~1:100。
所述步骤(1)中乳液中荧光染料和熔融态的相变材料的混合物与水的质量比为1:30。
所述步骤(1)中表面活性剂包括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单月桂基磷酸酯MAP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步骤(2)中乳液与成纤聚合物水溶液的质量比为2:1~2:4。
所述步骤(2)中纺丝液中成纤聚合物质量分数为1.5~2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华大学,未经东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8419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