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微生物胶结的地浸砂岩型铀矿的防渗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111283747.9 | 申请日: | 2021-11-0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03334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1 |
| 发明(设计)人: | 贺桂成;李咏梅;谢元辉;唐孟媛;崔佳欣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华大学 |
| 主分类号: | E21B43/28 | 分类号: | E21B43/28;E21C41/16;C12N1/20;C12R1/07 |
| 代理公司: | 武汉卓越志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66 | 代理人: | 董梦娟 |
| 地址: | 421001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微生物 胶结 砂岩 铀矿 防渗 方法 | ||
1.一种基于微生物胶结的地浸砂岩型铀矿的防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碳酸盐矿化菌适应地浸采铀环境的驯化
①对碳酸盐矿化菌进行活化,并恒温培养出饱满的菌落;
②将灭菌处理后pH=7.3的培养基与所述饱满的菌落进行培养得到驯化菌株,在生长对数期按照1%的接种量进行传代,当所述驯化菌株的生长速度与原始菌接近时结束培养;所述培养基由砂岩型铀矿地浸生产液配制而成;
S2、将步骤S1所述的驯化菌株置于与地浸采铀环境相同的温度下进行扩大培养;
S3、取步骤S2所得的一定对数生长期的菌液、所述培养基和最优水溶性有机基质蛋白混合均匀,注入渗透系数已知的地浸铀矿含水层中,然后注入胶结液得到微生物胶结砂岩型地浸铀矿防渗隔水层;
S4、根据步骤S3所述防渗隔水层的渗透系数,评估其抗渗性能,对胶结液配比进行优化,以确定应用环境中的最优材料配比,最终实现地浸砂岩型铀矿的胶结防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微生物胶结的地浸砂岩型铀矿的防渗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3中,所述最优水溶性有机基质蛋白通过测试有机基质蛋白对微生物诱导碳酸钙沉淀的增强作用进行选取。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微生物胶结的地浸砂岩型铀矿的防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生物诱导碳酸钙沉淀在模拟地浸采铀环境下进行,所述微生物为所述驯化菌株。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微生物胶结的地浸砂岩型铀矿的防渗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中,所述培养基包括固体培养基和液体培养基。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微生物胶结的地浸砂岩型铀矿的防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培养基由10~20g酪蛋白胨、2~8g大豆蛋白胨、2~8g氯化钠、15~25g尿素溶解于地浸生产液制得。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微生物胶结的地浸砂岩型铀矿的防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固体培养基由10~20g酪蛋白胨、2~8g大豆蛋白胨、2~8g氯化钠、15~25g尿素、15~20g琼脂粉溶解于地浸生产液制得。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微生物胶结的地浸砂岩型铀矿的防渗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3中,所述驯化菌株、所述胶结液和所述最优水溶性有机基质蛋白的用量比为1:(10~30):(5~15)。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微生物胶结的地浸砂岩型铀矿的防渗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中,所述碳酸盐矿化菌为巴氏芽孢杆菌或球形芽孢杆菌以及具有诱导碳酸盐矿化的其他菌种,菌种接种量为培养基体积的1%。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微生物胶结的地浸砂岩型铀矿的防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最优水溶性有机基质蛋白为鸡蛋清、牛血清蛋白、胶原蛋白和蚕丝蛋白中的一种。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于微生物胶结的地浸砂岩型铀矿的防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胶结液包括尿素和钙源,所述尿素和所述钙源的摩尔浓度均为0.5~2.5mol/L,且浓度和体积用量相同;所述钙源为氯化钙、乙酸钙或硝酸钙中的一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华大学,未经南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83747.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印刷机集粉系统
- 下一篇:一种源于固废橡胶轮胎的返原橡胶的制备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