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采用包埋渗硅工艺制备2:17型钐钴永磁高温抗氧化涂层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283256.4 | 申请日: | 2021-11-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00010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01 |
发明(设计)人: | 王慧;杜康哲;徐昊;刘敬华;蒋成保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主分类号: | C23C10/44 | 分类号: | C23C10/44;C23C10/02;C23C10/60;C22F1/02;C22F1/10;C22C19/07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迪生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51 | 代理人: | 李晓莉;邓治平 |
地址: | 10019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采用 包埋 工艺 制备 17 型钐钴 永磁 高温 氧化 涂层 方法 | ||
1.一种采用包埋渗硅工艺制备2:17型钐钴永磁高温抗氧化涂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配制包埋渗试剂:
包埋渗试剂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制成:渗剂为25~45wt%硅粉、催化剂为3~5wt%氟化钠粉末、填充剂为50~70wt%氧化铝、氧化硅、氧化镁和氧化钙粉末中的一种或几种,将包埋渗试剂混合均匀,待用;
步骤二,钐钴磁体预处理:
将钐钴磁体做表面磨光处理,超声处理10~20分钟,吹干,待用;
步骤三,渗硅热处理:
将步骤二所得钐钴磁体放入坩埚中间部位,四周用步骤一配制的包埋渗试剂填充,密封,置于真空热处理炉;
在真空条件下,设置升温速率为5~10℃/min,开始加热,当温度升高到750~850℃时,保温2-4小时;然后在空气中冷却;待温度降到室温取出,超声清洗10~20分钟,吹干,即制得截面方向上硅元素呈浓度梯度变化的渗硅磁体;
步骤四,时效热处理:
将步骤三所得渗硅磁体放入真空热处理炉中,在真空条件下,设置升温速率为5~10℃/min,开始加热,当温度升高到750~850℃时,保温5~10h;然后以0.5~1.0℃/min的速率缓慢冷却;当温度降到400~500℃时,保温5~20h后,淬火,冷却至室温后取出,即得到表层渗硅2:17型钐钴永磁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用包埋渗硅工艺制备2:17型钐钴永磁高温抗氧化涂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所述超声处理在酒精中进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用包埋渗硅工艺制备2:17型钐钴永磁高温抗氧化涂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所述填充剂粒径为0.2~200μm的一种或多种混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用包埋渗硅工艺制备2:17型钐钴永磁高温抗氧化涂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三中,所述截面方向上硅元素呈浓度梯度变化的渗硅磁体,其表面渗层总厚度为10~50μ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用包埋渗硅工艺制备2:17型钐钴永磁高温抗氧化涂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三中,所述截面方向上硅元素呈浓度梯度变化的渗硅磁体,其渗层微观结构由外向内依次为10~20μm渗硅层、10~50μm内部氧化层和基体,其中渗硅层为CoSi层、(Fe,Co)2Si层和SmCo2Si2层中的一种或几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用包埋渗硅工艺制备2:17型钐钴永磁高温抗氧化涂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三中,所述截面方向上硅元素呈浓度梯度变化的渗硅磁体,其渗层用微米划痕仪测试临界载荷为10~15N。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用包埋渗硅工艺制备2:17型钐钴永磁高温抗氧化涂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四中,所述表层渗硅2:17型钐钴永磁体,其室温剩磁损失为0.05~0.4kGs,室温磁能积损失为0.2~0.8MGOe,高温(500℃)剩磁损失为0.01~0.3kGs,高温(500℃)磁能积损失为0.1~1.0MGOe。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用包埋渗硅工艺制备2:17型钐钴永磁高温抗氧化涂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四中,所述表层渗硅2:17型钐钴永磁体,其在高温500℃氧化500h后的单位表面积质量增重为0.05~0.50mg/cm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83256.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C23C 对金属材料的镀覆;用金属材料对材料的镀覆;表面扩散法,化学转化或置换法的金属材料表面处理;真空蒸发法、溅射法、离子注入法或化学气相沉积法的一般镀覆
C23C10-00 金属材料表面中仅渗入金属元素或硅的固渗
C23C10-02 .被覆材料的预处理
C23C10-04 .局部表面上的扩散处理,例如使用掩蔽物
C23C10-06 .使用气体的
C23C10-18 .使用液体,例如盐浴、悬浮液的
C23C10-28 .使用固体,例如粉末、膏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