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内外双分储料芯和具有该储料芯的模头在审
申请号: | 202111282264.7 | 申请日: | 2021-11-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01301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08 |
发明(设计)人: | 张新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州好合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8/30 | 分类号: | B29C48/30;B29C49/04 |
代理公司: | 苏州润桐嘉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61 | 代理人: | 朱平 |
地址: | 221731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内外 双分储料芯 具有 储料芯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内外双分储料芯,涉及吹塑机模头技术领域,包括:流道结构、内螺旋流道,流道结构具有外螺旋流道。在外螺旋流道的基础上设置内螺旋流道,构成内外双层的螺旋流道,通过双层螺旋流道的作用,使得物料通过每一节通料管过程中都能均分出等量物料,然后在内螺旋流道中汇合,一方面使得物料能够充分混合,另一方面大大提高的物料的分流次数。另外,内螺旋流道与外螺旋流道的尾端在流道结构的尾部呈一内一外的交错设置,在物料流出后,物料之间形成的形状更趋近于圈形,因此物料落入储料腔时不仅体积小,还均匀,并且物料之间不易产生汇合线。对物料实现更多的分流,使得物料均匀展开以及充分混合。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吹塑机模头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内外双分储料芯。
背景技术
传统吹塑机上模头的储料芯通常在其外侧采用直线式、螺旋式的流道结构,由于物料经进料口到达储料腔的这一路径上,传统的直线式或螺旋式的流道结构,仅仅是延长了物料的流动路径,螺旋式流道之间的分离的较开,物料在流道结构内基本仅采用分流锥等进行分流,分流次数较少,物料在流道结构内很难平缓均匀展开(后续成品的壁厚不均匀),分流后的物料直接落入储料腔内。
另外由于分流次数较少,落入储料腔内的物料体积较大,无法在储料腔内进行充分混合,混合不够均匀,而且较大体积的物料在下落时易产生冲击,导致物料之间产生汇合线(也可看作是后续成品上的熔接痕)。
为解决因分流次数少所产生的问题,目前所采用的方式是在储料芯的外表面增加螺旋式流道的密度,以避免分流次数不够。但是在分流方式是:将一直流道中的物料均分给较为细小的双直流道,再将双直流道中的物料均分给更细的四直流道,最后再将四流道中的物料均分给一一与四流道连通的螺旋式流道。很明显的,如果单纯的增加螺旋式流道的密度,那么就必须和直流道一起增加,这将导致储料芯会特别长,占用模头空间,因此不可取,需要对目前的储料芯进行进一步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之一是解决现有技术中储料芯难以对物料进行更多的分流,使得物料很难平缓均匀展开和混合不充分的问题。
本发明目的之二是提供一种具有内外双分储料芯的模头。
本发明目的之二是提供一种内外双分储料方法。
为达到上述目的之一,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内外双分储料芯,其中,包括:流道结构、内螺旋流道。
所述流道结构分布在所述内外双分储料芯外表面,所述流道结构呈内凹构造,所述流道结构具有:进料槽、一级分流道、二级分流道、外螺旋流道。
所述一级分流道上端连通所述进料槽,所述二级分流道上端连通所述一级分流道的下端,所述二级分流道的数量低于所述一级分流道。所述一级分流道与所述二级分流道沿所述内外双分储料芯的圆周方向阵列布置。所述一级分流道与所述二级分流道不对数量进行限制,是多级的分流道。
多个所述外螺旋流道与相对数量的所述二级分流道的下端一一连通,所述外螺旋流道的尾端延伸至所述流道结构的尾部。
所述内螺旋流道设置在所述内外双分储料芯内,所述内螺旋流道与所述外螺旋流道之间连接有通料管,所述通料管连通所述内螺旋流道与所述外螺旋流道,所述内螺旋流道的尾端延伸至所述流道结构的尾部,所述内螺旋流道的尾端与所述外螺旋流道的尾端呈一内一外的交错设置。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发明实施例在使用时,向内外双分储料芯的进料槽通入物料,使得物料进入一级分流道进行分流,经过一级分流后沿二级分流道流动,通过二级分流道接着对物料分流,之后物料进入外螺旋流道中进行再次分流;
沿外螺旋流道流动的物料通过通料管进入内螺旋流道中,物料通过每一节通料管均分出部分量后再次在内螺旋流道中汇合流动,便于物料均匀展开,使得物料能够充分混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州好合智能装备有限公司,未经徐州好合智能装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8226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