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插座的超高频RFID物联网数据采集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111274409.9 | 申请日: | 2021-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8810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28 |
发明(设计)人: | 彭勃;杨军;黄凤奇;李紫茵;张瀚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三凯威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7/10 | 分类号: | G06K7/10;G06K7/00 |
代理公司: | 西安鼎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1263 | 代理人: | 刘喜保 |
地址: | 10000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插座 超高频 rfid 联网 数据 采集 设备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插座的超高频RFID物联网数据采集设备,涉及插座领域。该基于插座的超高频RFID物联网数据采集设备,包括插座壳体,所述插座壳体顶部一侧设置有第一放置槽,所述插座壳体顶部位于第一放置槽的后侧设置有第二放置槽,所述第一放置槽的内部设置有第一插座体,所述第二放置槽的内部设置有第二插座体。首先将第一插座体与第二插座体分别插入第一放置槽与第二放置槽内,配合第一卡板与第一卡槽使第一插座体与第二插座体进行限位,并通过夹柱在夹槽内进行固定,同时通过电路上的RFID天线、MCU模块、USB通讯模块,实现对用电数据下载的作用,以及重要资产实现数字化以实现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提升管理和使用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插座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插座的超高频RFID物联网数据采集设备。
背景技术
RFID技术已经在社会众多领域开始应用,对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加速公共安全以及提高社会信息化水平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根据预测,RFID标签技术将在未来2到5年内逐渐大规模应用,在未来的几年中,RFID技术将继续保持高速发展的势头,电子标签、读写器、系统集成软件、公共服务体系、标准化等方面都将取得新的进展,随着关键技术的不断进步,RFID产品的种类将越来越丰富,应用和衍生的增值服务也将越来越广泛。
在大学、研究机构、工厂等存在大批量仪器设备和机器,这些装备中大部分处于闲置和不饱和状态,并且一个单位中普遍存在装备重复在购问题,另外大部分设备均处于信息孤岛,无法有效的监控,进而使用效率较低,同时由于整机的尺寸较大,进而不利于操作人员的安装。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插座的超高频RFID物联网数据采集设备,解决了传统插座的尺寸较大,不利于操作人员的安装以及在使用时效率较低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基于插座的超高频RFID物联网数据采集设备,包括插座壳体,所述插座壳体顶部一侧设置有第一放置槽,所述插座壳体顶部位于第一放置槽的后侧设置有第二放置槽,所述第一放置槽的内部设置有第一插座体,所述第二放置槽的内部设置有第二插座体,所述第一插座体与第二插座体外壁四角的底部均设置有第一卡槽,所述第一插座体与第二插座体前后两侧的中部均设置有夹槽,所述第一放置槽与第二放置槽内壁的四角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卡板,所述第一放置槽与第二放置槽前后两侧的内壁上均固定连接有夹柱,所述夹槽与第一卡槽之间相互的卡合,所述插座壳体顶部的另一侧设置有第三放置槽,所述第三放置槽内壁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卡环,所述第三放置槽内壁四角的底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二卡板。
优选的,所述插座壳体左右两侧的底端均固定连接有固定件,所述固定件的中部设置有固定孔。
优选的,所述插座壳体的内部设置有内腔,所述内腔顶端内部的前后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安装柱,所述插座壳体的底端设置有底壳,所述底壳顶部位于安装柱的正下方固定连接有连接柱,所述安装柱与连接柱之间通过螺栓相连。
优选的,所述插座壳体与底壳同侧的一端均设置有插槽,所述插槽的内部设置有插板,所述插板与底壳之间通过螺栓相连。
优选的,所述插座壳体位于第一放置槽与第二放置槽顶部的边缘处均固定连接有两个铅封孔,所述插座壳体顶部位于第二插座体的一侧设置有通电指示灯,所述第二插座体与第一插座体的顶部均设置有五孔插孔。
优选的,所述第三放置槽的内部设置有三芯插座体,所述三芯插座体顶部的一侧设置有三芯插座槽,所述三芯插座体顶部的另一侧设置有开关按键,所述三芯插座体的一侧设置有设置有第二卡槽,所述第二卡槽与第二卡板之间相互的卡合。
优选的,所述三芯插座体的底部设置有电路板,所述电路板顶部的一侧设置有RFID天线,所述电路板顶部位于RFID天线一侧固定连接有MCU模块,所述电路板顶部的另一侧设置有USB通讯模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三凯威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三凯威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7440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脱料机构及注塑模具
- 下一篇:一种等离子体与光催化剂协同转化二氧化碳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