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表达新型冠状病毒RBD蛋白的重组狂犬病毒及其应用在审
| 申请号: | 202111273044.8 | 申请日: | 2021-10-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3150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5 |
| 发明(设计)人: | 王化磊;夏振强;金宏丽;焦翠翠;李媛媛;张海丽;黄培;宋雨濛;白玉洁;卢继龙;戴佳欣;石晶;刘迪;龚志远;孙景萱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大学;长春西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12N7/01 | 分类号: | C12N7/01;C07K14/165;C12N15/50;C12N15/85;A61K39/215;A61K39/205;A61P31/14;C12R1/93 |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钱云 |
| 地址: | 130000 吉林省长春***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表达 新型 冠状病毒 rbd 蛋白 重组 狂犬病毒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涉及基因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表达新型冠状病毒RBD蛋白的重组狂犬病毒及其应用。所述重组狂犬病病毒含有新型冠状病毒的S蛋白的RBD结构;所述S蛋白包括如SEQ ID NO.1所示的氨基酸序列。本发明通过将新型冠状病毒S蛋白的RBD结构的编码基因整合至狂犬病病毒的基因序列中,在狂犬病病毒中表达新型冠状病毒RBD蛋白,得到一种重组狂犬病病毒,该重组狂犬病病毒不仅具有狂犬病病毒的免疫原性,并且同时可以用作新冠病毒的疫苗,这在狂犬病和新冠病毒的治疗和免疫的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基因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表达新型冠状病毒RBD蛋白的重组狂犬病毒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属于冠状病毒科,β-冠状病毒属病毒,感染后会引起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宠物猫、宠物犬是现在大多数家庭最常饲养的宠物,与人类亲密无间、同吃同住。在新冠肺炎肆意传播的期间,有研究证实家养宠物也有感染新冠肺炎的风险。因为猫、犬体内的病毒受体ACE2与人体中的病毒受体hACE2有极大的相似性,所以对于COVID-19具有易感性,但无明显的与人体类似的临床症状。此外,由于猫、雪貂、水貂和仓鼠在自然或实验条件下对COVID-19感染的易感性高,这些动物被广泛作为研究SARS-CoV-2致病机理和传播的动物模型。
狂犬病是由狂犬病病毒(RABV)感染引起的重要人兽共患传染病,发病后通常导致急性脑炎或脑膜炎,病死率几乎100%。犬传播狂犬病引起的人类病例数超过总病例数的99%。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动物和人类狂犬病完全可以通过合理地使用疫苗加以预防。大规模犬类免疫接种也是消除人类狂犬病的根本措施。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表达新型冠状病毒RBD蛋白的重组狂犬病毒及其应用。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表达新型冠状病毒RBD蛋白的重组狂犬病病毒,所述重组狂犬病病毒含有新型冠状病毒的S蛋白的RBD结构;
所述S蛋白包括如SEQ ID NO.1所示的氨基酸序列。
进一步地,所述S蛋白由包括如SEQ ID NO.2所示的核苷酸序列编码得到。
进一步地,所述S蛋白的RBD结构包括如SEQ ID NO.3所示的氨基酸序列。
进一步地,所述S蛋白的RBD结构由如SEQ ID NO.4所示的核苷酸序列编码得到。
进一步地,所述重组狂犬病病毒的P基因和M基因间,包括如SEQ ID NO.4所示的核苷酸序列。
进一步地,在所述重组狂犬病病毒的P基因和M基因间,TM-CD区前包括如SEQ IDNO.4所示的核苷酸序列;
所述TM-CD区包括如SEQ ID NO.5所示的核苷酸序列。
作为一种优选的具体实施方式,所述重组狂犬病病毒在P基因和M基因间包括依次相连的如SEQ ID NO.6所示的信号肽序列,如SEQ ID NO.4所示的RBD区域的核苷酸序列和如SEQ ID NO.5所示的TM-CD区的核苷酸序列。
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狂犬病疫苗,所述狂犬病疫苗包括所述重组狂犬病病毒。
进一步地,所述狂犬病疫苗还包括佐剂,所述佐剂为铝胶、M1313、Gel01、Gel02或201VG中的一种或多种。
本发明进一步提供所述重组狂犬病病毒在制备用于治疗、免疫、检测狂犬病病毒和/或新型冠状病毒的药物中的应用。所述的药物包括药品、生物制品;所述生物制品包括疫苗、检测抗原。
本发明进一步提供所述制备方法在提高狂犬病病毒的免疫原性中的应用。
本发明具备如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大学;长春西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吉林大学;长春西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7304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下一篇:一种P型单晶硅制绒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