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型材喷印角度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256875.4 | 申请日: | 2021-10-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1188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2 |
发明(设计)人: | 杨润党;唐兴华;顾胜;刘鹏;于津伟;岑标;姚佳雨;韩雨彤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中船临港船舶装备有限公司;上海船舶工艺研究所(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第十一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41J2/07 | 分类号: | B41J2/07 |
代理公司: | 上海世圆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320 | 代理人: | 王佳妮 |
地址: | 201306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型材喷印 角度 控制系统 控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型材喷印角度控制系统,包括型材、喷印平台、横移装置、悬挂装置、喷印轨道和喷印装置,型材倾斜设置在喷印平台上,型材与喷印平台之间形成倾斜角度,型材的顶端面与喷印平台的垂直面相抵,横移装置的下端面与喷印平台的下端面平行,喷印轨道两端与横移装置及悬挂装置铰接,悬挂装置的一端与横移装置的垂直面上端铰接,喷印装置通过伺服系统沿喷印轨道滑动,喷印装置上设有喷头和距离传感器,喷头喷印吸附在型材的上端面,距离传感器检测喷头与型材上端面的距离;还公开了一种用于型材喷印角度控制系统的控制方法。本发明闭环精准控制喷头,喷头到型材的距离保持稳定,喷印质量佳,自动化程度高,适用性强,安全可靠,结构紧凑。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型材喷印控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型材喷印角度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在型材加工生产过程中,需要对型材的表面进行做一些标记工作,通常采用喷印装置。喷印装置的喷头需要和型材表面平行,且在喷印过程中喷头距离型材表面的高度始终要保持一致。
但是,现实情况为:喷头距离型材表面过远,造成喷印介质无法喷到型材表面;喷头距离型材表面过近,喷印介质喷到型材表面会出现模糊重叠。因此喷头距离型材表面的高度直接影响喷印的实际效果。而各种型材的尺寸信息相差较大,型材表面与水平面的夹角相差较大,此外喷头与水平面的夹角也相差较大,因此需要根据不同型材尺寸不断调整喷头角度。
传统做法是采用弹簧,依靠弹簧的自身弹性变形来适应不同角度位置,导致喷头距离型材表面的高度无法保证恒定,易出现喷头距离型材表面高度一头高一头低的“喇叭口”。这种做法自动化程度低,精度低下,喷印的质量无法保证。
鉴于传统型材加工生产中,型材喷印的喷头角度调整控制技术落后、自动化程度低、精度低下,喷印质量无法保证等问题,因此非常有必要提供一种型材喷印角度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来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型材喷印角度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使用该型材喷印角度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后,通过距离传感器检测喷头与型材的上端面的距离,采用闭环精准控制,精确微调喷头,使得喷头到型材上端面的距离保持稳定不变,通过喷头喷印介质吸附在型材的上端面,保证喷印质量,解决了喷头距离型材表面过远,造成喷印介质无法喷到型材表面,喷头距离型材表面过近,喷印介质喷到型材表面会出现模糊重叠的技术问题,有效提高工作效率,自动化程度高,适用性强,适用各种不同规格的型材喷印,安全可靠,结构紧凑,空间利用率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提供一种型材喷印角度控制系统,所述型材喷印角度控制系统包括型材、喷印平台、横移装置、悬挂装置、喷印轨道和喷印装置,所述型材倾斜设置在所述喷印平台上,所述型材的下端面与所述喷印平台的下端面之间形成倾斜角度,所述型材的顶端面与所述喷印平台的垂直面相抵,所述型材的上端面呈自由释放状态,所述横移装置为L型结构,所述横移装置设置在远离所述型材的一侧,所述横移装置的下端面与所述喷印平台的下端面平行,所述喷印轨道的一端与所述横移装置的L型结构直角折弯处铰接,所述喷印轨道的另一端与所述悬挂装置铰接,所述悬挂装置远离所述喷印轨道的一端与所述横移装置的垂直面上端铰接,所述喷印装置通过伺服系统控制能够沿着所述喷印轨道的长度方向自由滑动,所述喷印装置上设置有垂直朝向所述型材的上端面的喷头和距离传感器,所述喷头能够喷印介质吸附在所述型材的上端面,所述距离传感器能够检测所述喷头与所述型材的上端面的距离。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用于型材喷印角度控制系统的控制方法,所述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tep1:型材传送到喷印平台上,测量获取型材的尺寸数据m,n,其中m为型材的顶端面长度,n为型材的上端面长度;
Step2:根据型材的尺寸数据m,n及喷头与型材上端面的预设距离t,计算出横移装置的下端面D点的预设位置信息,确定横移装置的横移数据L,使得D点到达预设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中船临港船舶装备有限公司;上海船舶工艺研究所(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第十一研究所),未经上海中船临港船舶装备有限公司;上海船舶工艺研究所(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第十一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5687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节能环保的室外导向标识牌
- 下一篇:项目信用信息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