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极化电磁透明天线及其实现双频散射抑制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1251689.1 | 申请日: | 2021-10-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3746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21 |
发明(设计)人: | 褚庆昕;常玉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Q1/24 | 分类号: | H01Q1/24;H01Q1/38;H01Q1/50;H01Q1/52;H01Q21/24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冯炳辉 |
地址: | 51064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极化 电磁 透明 天线 及其 实现 双频 散射 抑制 方法 | ||
1.一种双极化电磁透明天线,其特征在于:该天线工作在第一频带,但能够同时在第二频带和第三频带内实现散射抑制,所述第一频带的频率低于第二频带和第三频带对应的频率,所述第二频带的频率低于第三频带对应的频率;该天线包括四个振子臂、介质基板、第一巴伦、第二巴伦和反射板;所述第一巴伦和第二巴伦相互交叉在一起形成为巴伦组,并垂直固定在反射板上,所述介质基板固定在巴伦组的顶部,四个振子臂被设计在介质基板上,构成十字形结构,且同一直线上的两个振子臂组成一对振子臂组,四个振子臂共组成两对振子臂组,该两对振子臂组用于产生不同极化的辐射,所述第一巴伦与其中一对振子臂组的两个振子臂电气连接,所述第二巴伦与另外一对振子臂组的两个振子臂电气连接;每个振子臂被分割为至少两个臂区段,相邻两个臂区段通过去耦装置连接,工作在第二频带的感应电流主要分布在去耦装置上,去耦装置等效于电感,其与臂区段一起等效为低通或带阻滤波器,能够阻碍第二频带感应电流在振子臂上传播,从而在第二频带内实现散射抑制;每个臂区段上刻蚀有至少一个开口谐振槽,分布在臂区段上的第三频带感应电流主要集中在开口谐振槽附近且反向,反向感应电流产生的散射场能够自抵消,从而能够在第三频带内实现散射抑制,所述去耦装置为细金属线或细金属线和两个交趾电容的组成,所述两个交趾电容与细金属线的两端连接,两个交趾电容之间的间隙等效为平板电容,所述细金属线为直线,或U形折弯细金属线,或经多次折弯处理的多次折弯细金属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极化电磁透明天线,其特征在于:通过调整去耦装置和开口谐振槽的尺寸能够独立地控制第二频带和第三频带的工作频段,从而实现双频散射抑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极化电磁透明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子臂为条形振子臂或环状振子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极化电磁透明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板为金属反射板或表面覆有金属材料的介质基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极化电磁透明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子臂为金属铸件或者由印制电路板制成。
6.权利要求1至5任意一项所述双极化电磁透明天线实现双频散射抑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首先,通过将振子臂分割为至少两个臂区段,从而减小振子臂在第二频带的雷达散射截面,然后在相邻臂区段之间安装去耦装置,在进一步降低振子臂在第二频带的雷达散射截面的同时,有助于改善天线的阻抗匹配特性,最后在每个臂区段上刻蚀至少一个开口谐振槽,开口谐振槽的数量应尽量多,以尽可能覆盖整个臂区段,刻蚀开口谐振槽能够使振子臂上的第三频带感应电流产生的散射场自抵消,从而显著地减小振子臂在第三频带的雷达散射截面,最终使得天线能够同时在第二频带和第三频带内实现雷达散射截面减缩,从而达到双频散射抑制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理工大学,未经华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51689.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