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无线中继传输的实现方法及无线火灾报警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11251050.3 | 申请日: | 2021-10-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4451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10 |
发明(设计)人: | 韩任隆;刘金梁 | 申请(专利权)人: | 营口天成消防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8B25/00 | 分类号: | G08B25/00;G08B25/10;H04B7/15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15004 辽宁省营口市中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无线 中继 传输 实现 方法 火灾 报警 系统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无线中继传输的实现方法及无线火灾报警系统。无线中继传输的实现方法包括:前端设备和无线中继器以至少一个分链路结构与无线主机进行信息传输,每个分链路中又以分层结构设置,且所有无线中继器采用相同的设备列表;每个分链路中,多个前端设备均匀排布置于每一层中,其中,设置于每一层但不包括第一层的前端设备依次经上一层对应的无线中继器最终与无线主机传输信息,设置于第一层的前端设备直接与无线主机传输信息;无线主机、无线中继器、前端设备统一时间基准,并通过无线主机定时同步时间的方式,同步每个分链路上的中继时间。本发明有效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闪射现象以及数据碰撞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无线中继传输的实现方法及无线火灾报警系统,属于消防设备无线通讯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空间广阔的环境中以无线方式布置消防设备,无线信号的覆盖范围要比带宽和速度更重要,使用中继器来扩展基站的覆盖范围无疑是较佳的选择。现有技术中,已有使用无线中继模式,将无线信号从一个中继点接力传递到下一个中继点,实现信号的中继和放大,并形成新的无线覆盖区域,但是由于方法不合理,仍会出现以下不足:
1、每个中继用相同的设备列表,导致收到信息都相互转发,出现闪射现象,且信道占空时间加长,影响信道使用率;
2、采用RTC等时钟芯片管理时间,时间固定不可变更,存在数据碰撞问题;
3、采用应答方式,需要接收方中继,发确认,会降低传输效率;
4、因为采用的中继器配置都一样,没有明确的相对位置关系,因此不便于管理,维护。
专利CN112867094A公开了《一种具有自组网功能的无线消防报警系统和实现方法》,该专利中,对于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闪射现象与数据碰撞问题,没有相应的解决方案。
专利CN212365147U公开了《无线中继器和火警报警系统》,该专利采用多个信道,由于中继收到的信息会相互转发,因此仍然会出现闪射现象,且会出现不同频段的干扰现象。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无线中继传输的实现方法,目的是解决闪射现象以及数据碰撞的问题。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施的:
一种无线中继传输的实现方法,具体方法如下:
(1)前端设备和无线中继器以至少一个分链路结构与无线主机进行信息传输,其中,在每个分链路中,多个无线中继器和多个前端设备又以分层结构设置,且所有无线中继器采用相同的设备列表;
(2)每个分链路中,多个前端设备均匀排布置于每一层中,其中,设置于每一层但不包括第一层的前端设备依次经上一层对应的无线中继器最终与无线主机传输信息,设置于第一层的前端设备直接与无线主机传输信息;
(3)无线主机、无线中继器、前端设备统一时间基准,在同一时间基准下,无线主机、无线中继器、前端设备之间进行信息传输,并通过无线主机定时同步时间的方式,同步每个分链路上的中继时间。
优选地,相邻两层无线中继器之间的信息传输采用动态检测的方法,即,无线中继器会始终监视上一层传输信息是否完成,并判断是否启动重传机制。
优选地,无线主机、无线中继器、前端设备在进行信息传输时,通过存储互相传输时的发送灵敏度(T_RSSI)和接收灵敏度(R_RSSI)来计算并设置彼此之间的距离。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无线无线火灾报警系统。系统中,多个前端设备和多个无线中继器以分链路形式与无线主机进行信息传输,每个分链路上,前端设备和无线中继器又以分层形式无线主机进行信息传输;其中,所述前端设备,用于接收及发送火警信息;所述无线中继器,用于将前端设备采集的火警信息逐层递传无线主机;无线主机,用于接收火警信息并发出报警信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营口天成消防设备有限公司,未经营口天成消防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5105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