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蒸汽热采后稠油油藏化学复合驱冷采石油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248372.2 | 申请日: | 2021-10-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6025317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28 |
发明(设计)人: | 计秉玉;方吉超;王海波;李晓琦;路熙;杨立红;吴川;张汝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E21B43/22 | 分类号: | E21B43/22;C09K8/584 |
代理公司: | 北京聿宏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72 | 代理人: | 吴大建;吴晓慧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蒸汽 热采后稠 油油 化学 复合 驱冷采 石油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蒸汽热采后稠油油藏化学复合驱冷采石油的方法,包括:步骤二:选择化学降黏剂体系,进行现场试注,以测试地层注入性和窜流通道发育程度,并计算油井采出液量与井组产液量的比值;步骤三:当单个油井采出液量与井组产液量的比值小于阈值时,持续试注所述化学降黏剂体系,开采地层稠油;当单个油井采出液量与井组产液量的比值大于或等于阈值时,根据所述稠油油藏的流体性质与地层条件,选择窜流控制体系;步骤四:将所述化学降黏剂体系与所述窜流控制体系现场注入化学复合驱冷采井组,采出地层稠油。该方法能够在不加热地层的条件下低成本开发稠油油藏,现场试验效果好,尤其适用于多轮次蒸汽吞吐热采后稠油油藏低成本开发。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油气开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稠油油藏蒸汽热采后化学复合驱冷采石油的方法。
背景技术
中国稠油普遍埋藏深、黏度大,油藏大部分集中在1000-1500m疏松砂岩储层,原油黏度普遍大于400mPa·s(50℃),以蒸汽吞吐热采方式为主,年产量约1500万吨,平均采收率率不足20%,地层剩余油丰富。然而,多轮次蒸汽吞吐后热半径难增加,油气比持续下降,含水率持续上升,热采效益不断变差,亟需适合稠油开发后期的提高采收率接替技术。
目前稠油油藏多轮次蒸汽吞吐热采后的开采方法主要有三种:一种是在现有蒸汽吞吐热采的基础上,加入化学措施或物理措施,多措施复合强化蒸汽吞吐开发稠油;一种是将个别油井转为注汽井,连续注入高温蒸汽,形成蒸汽驱,达到大范围加热降黏开发稠油的目的;还有一种是向地层中注入含氧气体(如空气等),并将地层部分剩余油点燃,进行加热降黏开发稠油。多措施复合强化蒸汽吞吐开发稠油并未从根本上解决目前存的问题,仅在一定程度上延长了蒸汽吞吐效益周期。蒸汽驱开发稠油仍是以地面热源为基础,加热制备高温高压蒸汽注入地层,无法解决井筒热损失、地下干度低、热效益差问题。火烧油层以地下热源为基础,但存在技术复杂、出砂和套损、安全隐患和成本高等问题,可以作为未来一种极限替代技术,但无法适应目前我国稠油蒸汽吞吐后进一步开发的需求。另外,热采方式均面临加热成本高、热-气-电解质井筒强腐蚀及汽窜问题,难以在目前低油价下进行效益化开采。因此,国内外还未有针对蒸汽吞吐热采后稠油油藏的化学复合驱冷采相关方法。
发明专利CN111004616公开了一种稠油油藏冷采吞吐自乳化缓蚀降黏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仅以室内降黏率与缓蚀率为指标,研发了一种室内自乳化缓蚀降黏剂体系,未形成针对蒸汽吞吐热采后稠油油藏的化学复合驱冷采相关方法,并且室内黏度与地下多孔介质黏度存在本质差别,室内降黏后乳液体系黏度无法作为地下介观尺度下多孔介质内油水相降黏指标。发明专利CN107143319公开了一种浅层油藏稠油降黏冷采的方法,其作用对象为浅层稠油油藏,且对稠油酸值、深度、孔渗条件、地层倾角、井间距等提出苛刻要求,并不适用于目前我国1000-1500左右主流稠油油藏,也不适于蒸汽吞吐后进一步油藏开发,更未涉及化学复合驱选井、注入、调控等系列冷采方法。发明专利CN103510932公开了一种适用于中深层低渗透稠油油藏化学冷采方法,属于一种单井化学剂降黏吞吐的方法,并未来涉及蒸汽吞吐后转驱相关方法,也未对化学剂选型、井组选型、试注及转驱提供借鉴。发明专利CN103899286公开了一种油藏构造边部稠油冷采的方法,其作用对象主要为井稠降黏,这与地层降黏概念完全不同,也未涉及地层稠油开采相关方法。
因此,针对稠油油藏多轮次蒸汽吞吐热采后进一步开采石油技术面临的高成本、高腐蚀、低效益等问题,亟需一种新型的开采稠油新技术,实现此类油藏多轮次蒸汽吞吐后低成本、低腐蚀持续开发。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稠油油藏蒸汽热采后化学复合驱冷采石油的方法。
作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二:选择化学降黏剂体系,进行现场试注,以测试地层注入性和窜流通道发育程度,并计算各油井采出液量与井组产液量的比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4837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心电设备的测试电路及测试方法
- 下一篇:含稀土元素的分子筛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