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铜板快速分切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11245882.4 | 申请日: | 2021-10-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0997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23 |
发明(设计)人: | 赖士浩;孙锋;徐慧;钱高翔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溪奥泰铜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Q7/00 | 分类号: | B23Q7/00 |
代理公司: | 南昌中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6148 | 代理人: | 陈海涛 |
地址: | 335000 江西省鹰潭***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铜板 快速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一种铜板快速分切装置,其包括分切结构和集料结构,集料结构置于分切结构的输送辊正前方,集料结构包括机架、翻转传输机构、吸附机构、压料机构和集料框,两排吸附机构分别安装在翻转传输机构的上下传送端面,压料机构安装在上排吸附机构的上方,集料框置于下排吸附机构的正下方,且靠近翻转传输机构的向下翻转传输侧。本发明由吸附机构进行接料,接料后由压板将料板压紧并将吸附机构内的配重球顶下,由配重球提供推力推动活塞向下,从而将料板稳定吸附在吸附机构顶部,再由翻转传输机构进行水平运输及翻转运输,将料板运送至下方,配重球受重力落下并将料板顶出,从而实现了对分切后的料板进行自动吸料、运料、集料的一个过程。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铜板分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铜板快速分切装置。
背景技术
铜是人类最早使用的金属,是一种存在于地壳和海洋中的金属,被广泛地应用于电气、轻工、机械制造、建筑工业、国防工业等领域,在中国有色金属材料的消费中仅次于铝,铜在电气、电子工业中应用最广、用量最大,占总消费量一半以上。
在铜板分切加工工艺过程中,需要用到铜板分切装置,现有的铜板分切装置对分切后的铜板只能进行简单输送,再通过人工一块一块累料收集,无法做到将分切后的料板自动并集中收集在一起,耗时费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铜板快速分切装置,以解决现有的铜板分切装置对分切后的铜板只能进行简单输送,再通过人工一块一块累料收集,无法做到将分切后的料板自动并集中收集在一起,耗时费力的问题。
本发明提出一种铜板快速分切装置,包括分切结构和集料结构,所述集料结构置于所述分切结构的输送辊正前方,所述集料结构包括机架、翻转传输机构、吸附机构、压料机构和集料框,两排所述吸附机构分别安装在所述翻转传输机构的上下传送端面,所述压料机构安装在上排所述吸附机构的上方,所述集料框置于下排所述吸附机构的正下方,且靠近所述翻转传输机构的向下翻转传输侧;
所述吸附机构包括真空吸附件和伸缩杆,所述真空吸附件安装在所述伸缩杆的顶部,所述真空吸附件包括真空吸盘、抽吸筒、第一配重球、第二配重球、活塞和弹簧,所述抽吸筒内部分为配重球卡紧腔和活塞活动腔,所述真空吸盘与所述活塞活动腔分别位于所述配重球卡紧腔的两端,所述真空吸盘位于所述输送辊的正前方,所述配重球卡紧腔用于弹性卡接所述第一配重球,所述第二配重球通过连接杆连接在所述第一配重球朝向所述真空吸盘的一侧,所述第一配重球卡接在所述配重球卡紧腔时,所述第二配重球的部分球面凸出所述真空吸盘盘口,所述活塞活动腔连通所述配重球卡紧腔,用于所述活塞的滑动密封连接及所述第一配重球在所述活塞与所述配重球卡紧腔之间的通行,所述活塞通过所述弹簧与所述活塞活动腔远离所述配重球卡紧腔的一端连接,所述活塞活动腔远离所述配重球卡紧腔的一端与外部空气导通;
所述压料机构包括压板,所述压板位于所述真空吸盘的正上方,所述压板底面的高度略高于所述输送辊上料板顶面的高度。
根据本发明提出的铜板快速分切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由所述吸附机构首先进行接料,接料后将料板上压在所述压板底部,由所述压板将料板压紧并将吸附机构内的配重球顶下,由配重球提供推力推动所述活塞向下,从而将料板稳定吸附在所述吸附机构顶部,再由所述翻转传输机构进行水平运输及翻转运输,将料板运送至下方,配重球受重力落下并将料板顶出,从而实现了对分切后的料板进行自动吸料、运料、集料的一个过程;
所述吸附机构由真空吸附件和伸缩杆构成,所述真空吸附件用于对输送过来的料板进行吸附接料,便于后续翻转输送,所述伸缩杆用于根据所述分切结构的输送辊的高度位置对所述真空吸附件的高度进行调整,以达到更好的接料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溪奥泰铜业有限公司,未经贵溪奥泰铜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4588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