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采用微发泡注塑工艺制备汽车车内饰件的成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11244610.2 | 申请日: | 2021-10-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4220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01 |
发明(设计)人: | 刘水彦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海天塑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8/07 | 分类号: | B29C48/07;B29C48/355;B29C48/885;B29C48/00;B29L31/3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采用 发泡 注塑 工艺 制备 汽车 内饰件 成型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采用微发泡注塑工艺制备汽车车内饰件的成型装置,其包括注塑台及其上方安装的控制台和射胶枪,控制台的另一侧设置有用于将热融胶压成板状的成型装置,成型装置的出料端外部安装有热固箱,热固箱呈方框结构且其顶部内设置有若干红外线灯管,热固箱的出料端外设置有冲压装置,注塑台的尾端外设置有冷却箱。本发明通过在射胶枪出料端设置的成型装置,利用上下压带碾压着微发泡射胶出的塑料流体呈扁平状而连续延伸,再被截断装置截断成扁块状,通过设置的冲压装置对截断的扁块塑料一次冲压成型车内饰件,且动模座和静模座能根据车内饰件的形状和结构进行更换变换使用,利于冲压成型,具有实用价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环保新材料生产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采用微发泡注塑工艺制备汽车车内饰件的成型装置。
背景技术
微发泡成型工艺主要靠气孔的膨胀来填充制品,并在较低且平均的压力下完成制件的成型。微发泡成型可分成三个阶段,首先,将超临界流体(CO2或N2)溶解到射胶枪内的热融胶中形成单相溶体,并在一定的恒定压力下保持下来;然后,通过射胶枪将单相溶体射入温度和压力较低的模具型腔中,形成微发泡产品。其中汽车车内塑料饰件较多,考虑到其用料成本和强度问题,逐渐采用微发泡注塑工艺进行加工,然而车内塑料饰件因其自身的美观性而形状和结构不规则的较多,其一般采用树脂冲压成型,现有微发泡注塑后需要转移至冲压处冲压,其微发泡塑料冷却后再冲压易出现折弯处撕裂成白痕,不利于产品的提高成品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采用微发泡注塑工艺制备汽车车内饰件的成型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采用微发泡注塑工艺制备汽车车内饰件的成型装置,包括注塑台及其靠近起始端上安装的控制台,所述控制台朝向注塑台起始端一侧设置有射胶枪,所述注塑台的起始端下方设置有用于向射胶枪内部注气的气罐,所述控制台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与射胶枪对接的且呈扁嘴状的出料嘴,所述出料嘴的出料端外设置有用于将热融胶压成板状的成型装置,所述成型装置包括位于出料嘴上下方的上压带和下压带、用于驱动下压带和上压带同向运动的减速电机和用于调节上压带和下压带间距的调厚装置,所述上压带位于下压带的正上方,所述下压带和上压带的内部均设置有若干带辊,所述下压带的若干带辊两端均安装有下撑架,所述上压带的若干带辊两端均安装有与下撑架连接的上撑架;
所述下撑架的顶部两端竖向向上设有呈方形的套管,所述上撑架的底部两端竖向向下设有与套管套接的撑杆,所述调厚装置包括置于套管底部内的蜗轮、蜗轮中心孔紧密套接的传动丝杆和蜗轮径向一侧设置的与其啮合的蜗杆,所述传动丝杆与撑杆的中心孔螺纹连接,所述蜗杆贯穿套管的一端同轴连接有步进电机;
所述成型装置的出料端外设置有截断装置,所述截断装置包括置于上压带水平一端外的截断台、置于下压带水平一端外的截断刀和位于截断刀中部正下方的可旋转的凸轮,所述凸轮的偏心孔一侧同轴连接有伺服电机;
所述成型装置的出料端外部安装有热固箱,所述热固箱呈方框结构且其顶部内设置有若干红外线灯管,所述红外线灯管的中轴线沿注塑台的宽度方向延伸,所述热固箱的底部上设置有传送带,所述传送带朝向截断装置一端设置有呈上倾的导滑台,所述传送带的另一端设置有呈下倾的导向台;
所述热固箱的出料端外设置有冲压装置,所述冲压装置包括呈上下设置的动模座和静模座,所述静模座位于导向台的低端一侧下方,所述动模座的上方设置有用于驱动其下压而与静模座合模的伺服电动缸,所述注塑台的顶面且位于其尾端处开设有与静模座卡接的模座槽,所述动模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横截面呈工字型的连接座,所述伺服电动缸的活塞杆底端连接有悬吊座,所述悬吊座的底面开设有与连接座插接的插槽,所述悬吊座的两端设置有夹块;
所述注塑台的尾端外设置有冷却箱,所述冷却箱的顶部一侧对称开设有冷却嘴,两个所述冷却嘴之间插接有冷却管,所述冷却管延伸至模座槽底部内,所述冷却管的一端向下折弯延伸至冷却箱的底部上方且安装有潜水泵,所述冷却箱的另一侧上下方均连通设有通液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海天塑胶有限公司,未经广州海天塑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4461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超高混凝土屋面模板支撑和施工系统
- 下一篇:一种太阳能真空管检测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