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锂离子电池碳锡硅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111243927.4 | 申请日: | 2021-10-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9042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07 |
| 发明(设计)人: | 张波;孙斌;孙煜;温峤;江重;李娜;金秋宇;李德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师范大学 |
| 主分类号: | H01M4/36 | 分类号: | H01M4/36;H01M4/38;H01M4/62;H01M10/0525;C01B33/02;C01B32/05;C01B32/21 |
| 代理公司: | 天津合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29 | 代理人: | 王雨杰 |
| 地址: | 300382 ***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锂离子电池 碳锡硅 负极 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锂离子电池碳锡硅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将纳米Si、SnC2O4混合均匀后进行热处理形成Si/SnO复合物;
S2:将高分子树脂加入醇溶剂中,得到树脂-醇溶液;
S3:将Si/SnO复合物与石墨加入树脂-醇溶液中,混合均匀并干燥得到树脂与石墨为覆盖层的中间复合物;
S4:将中间复合物进行研磨,转移到加热设备中,在保护气体下进行高温烧结,最后将得到的产物研磨得到最终产物;
其中,所述步骤S1中的热处理方法为熔融法,加热温度为300-380℃,加热时间为1~4h;
所述最终产物为以Si颗粒为支撑体,锡为夹层,树脂裂解碳与石墨为包覆层的双壳层结构复合负极材料Si@Sn@C。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碳锡硅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制得的Si/SnO复合物中Si与Sn的质量比为1:(0.25~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碳锡硅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高分子树脂为酚醛树脂、聚乙烯醇缩丁醛树脂、聚戊二酸丙二醇酯中的一种或几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碳锡硅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醇溶剂为甲醇、乙醇、乙二醇、丙醇、异丙醇、丁醇中的一种或几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碳锡硅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高分子树脂与醇溶剂的质量比为(0.01-1):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碳锡硅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Si/SnO复合物的加入量为20%~40%(w/w),树脂加入量为20%~40%(w/w),石墨的加入量为30%~60%(w/w)。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碳锡硅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石墨为人造石墨或天然石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碳锡硅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中保护气体为氩气或氮气,升温速率设为0.1~5℃/min,在600℃~900℃的温度下烧结0.5~4h。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师范大学,未经天津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43927.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压缩机管路减震装置
- 下一篇:一种智能合约漏洞挖掘方法及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