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油藏注气提高采收率协同储气库建设的设计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243685.9 | 申请日: | 2021-10-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6025313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28 |
发明(设计)人: | 陶正武;范家伟;陈方方;周代余;张亮;邵光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43/16 | 分类号: | E21B43/16;E21B49/00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白文佳 |
地址: | 100007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油藏 提高 收率 协同 储气库 建设 设计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油藏型储气库建设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油藏注气提高采收率协同储气库建设的设计方法,具体为:在判定油藏封堵性满足要求、注气气源有保障及油藏注气可行的基础上,说明油藏能够开展油藏注气提高采收率协同油藏型储气库建设;油藏注气提高采收率包括注气压力确定、注采井网优选、注气井配注及采油井配产;油藏型储气库建设包括运行压力设计、库容量设计、工作气量论证、运行周期设计及注采井注采能力评价。本发明通过注气可实现油藏采收率提高的同时建成油藏型储气库。因此,注气提高采收率的油藏建设储气库具有重要战略意义:一方面可通过注气驱油实现油藏采收率的大幅提高,另一方面通过建成储气库保证能源安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油藏型储气库建设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油藏注气提高采收率协同储气库建设的设计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天然气消费需求持续增长,特别是冬季天然气保供任务重,这对加快储气库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但目前储气库调峰能力难以满足快速发展的天然气调峰与储备需求,天然气供需进入紧平衡状态,现有规划难以满足今后调峰与储备需求,所以储气库的建设迫在眉睫。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油藏注气提高采收率协同储气库建设的设计方法,解决了现有规划难以满足调峰与储备需求的问题。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油藏注气提高采收率协同储气库建设的设计方法,具体为:
在判定油藏封堵性满足要求、注气气源有保障及油藏注气可行的基础上,确定油藏能够开展油藏注气提高采收率协同油藏型储气库建设;
油藏注气提高采收率包括注气压力确定、注采井网优选、注气井配注及采油井配产;
油藏型储气库建设包括运行压力设计、库容量设计、工作气量论证、运行周期设计及注采井注采能力评价。
进一步,注气压力确定具体为:油藏注气提高采收率阶段的注气压力高于最小混相压力;注入气前端压力保持在最小混相压力之上;
注采井网优选具体为:采用水平井注采井型进行注采;
采油井配产具体为:从采油井产液量控制和采油井产气量控制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得到注气提高采收率阶段采油井配产条件。
进一步,注气井配注具体为:根据注气井注气能力方程设计注气提高采收率阶段注气井配注天然气量;
注气井注气能力方程如下:
式中:ψwf为注气井注气井底拟压力;ψ为注气井注气地层压力;qg1为注气井配注天然气量;T为温度;K为地层渗透率;h为地层吸气厚度;re为注气井控制半径;rw为井眼半径或井筒半径;S为表皮系数;D为惯性系数。
进一步,运行压力设计具体为:设计储气库协同建设阶段的上限压力、下限压力;
设计储气库协同建设阶段的库容量;
设计储气库建设工作气量;
设计储气库建设运行周期;
设计储气库协同建设阶段单井注气能力;
设计储气库协同建设阶段单井采气能力。
进一步,判定油藏封堵性满足要求、注气气源有保障及油藏注气可行的过程,包括以下步骤:
S1、根据油藏封堵性评价判断待评测油藏是否封堵性强;
S2、若待评测油藏封堵性强,则评测该油藏的输气管道的输气能力是否能满足该油藏注气采气需求,若满足,则进行油藏注气可行性分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4368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