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油藏注气提高采收率协同储气库建设的设计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243685.9 | 申请日: | 2021-10-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6025313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28 |
发明(设计)人: | 陶正武;范家伟;陈方方;周代余;张亮;邵光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43/16 | 分类号: | E21B43/16;E21B49/00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白文佳 |
地址: | 100007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油藏 提高 收率 协同 储气库 建设 设计 方法 | ||
1.一种油藏注气提高采收率协同储气库建设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为:
在判定油藏封堵性满足要求、注气气源有保障及油藏注气可行的基础上,确定油藏能够开展油藏注气提高采收率协同油藏型储气库建设;
油藏注气提高采收率包括注气压力确定、注采井网优选、注气井配注及采油井配产;
油藏型储气库建设包括运行压力设计、库容量设计、工作气量论证、运行周期设计及注采井注采能力评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油藏注气提高采收率协同储气库建设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注气压力确定具体为:油藏注气提高采收率阶段的注气压力高于最小混相压力;注入气前端压力保持在最小混相压力之上;
注采井网优选具体为:采用水平井注采井型进行注采;
采油井配产具体为:从采油井产液量控制和采油井产气量控制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得到注气提高采收率阶段采油井配产条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油藏注气提高采收率协同储气库建设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注气井配注具体为:根据注气井注气能力方程设计注气提高采收率阶段注气井配注天然气量;
注气井注气能力方程如下:
式中:ψwf为注气井注气井底拟压力;ψ为注气井注气地层压力;qg1为注气井配注天然气量;T为温度;K为地层渗透率;h为地层吸气厚度;re为注气井控制半径;rw为井眼半径或井筒半径;S为表皮系数;D为惯性系数。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油藏注气提高采收率协同储气库建设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运行压力设计具体为:设计储气库协同建设阶段的上限压力、下限压力;
设计储气库协同建设阶段的库容量;
设计储气库建设工作气量;
设计储气库建设运行周期;
设计储气库协同建设阶段单井注气能力;
设计储气库协同建设阶段单井采气能力。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油藏注气提高采收率协同储气库建设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判定油藏封堵性满足要求、注气气源有保障及油藏注气可行的过程,包括以下步骤:
S1、根据油藏封堵性评价判断待评测油藏是否封堵性强;
S2、若待评测油藏封堵性强,则评测该油藏的输气管道的输气能力是否能满足该油藏注气采气需求,若满足,则进行油藏注气可行性分析;
S3、若该油藏的油藏注气可行性分析结果为该油藏注气可行,则判定该油藏具备注气提高采收率和储气库建设的基础。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油藏注气提高采收率协同储气库建设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储气库协同建设阶段上限压力的设计综合考虑油藏密封性、盖层岩石的侧向压力与储气库安全系数、地面注气压缩机工况、断裂开启临界压力和地层破裂压力因素。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油藏注气提高采收率协同储气库建设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储气库协同建设阶段下限压力取值必须满足地层条件下混相的需要;通过地层压力保持程度评价,当时的地层压力需要保持在原始地层压力的80%。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油藏注气提高采收率协同储气库建设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依据容积法和动态法设计储气库协同建设阶段库容量,通过容积法和动态法分别计算出油藏库容量,取两个结果的平均值作为最终的储气库协同建设阶段库容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43685.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