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犁沟式大孔管状构造的C-O,N,P,S四掺杂纳米超结构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242016.X | 申请日: | 2021-10-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6022772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28 |
发明(设计)人: | 吴庆生;昝广涛;吴彤 | 申请(专利权)人: | 同济大学 |
主分类号: | C01B32/15 | 分类号: | C01B32/15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律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1290 | 代理人: | 叶凤 |
地址: | 20009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犁沟 式大孔 管状 构造 掺杂 纳米 结构 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犁沟式大孔管状构造的C-O,N,P,S四掺杂纳米超结构材料,其特征在于,该材料是具有O,N,P,S四种杂原子掺杂的碳材料,微观结构为犁沟式大孔管状构造,具有可控的比表面积和孔径分布。
2.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犁沟式大孔管状构造的C-O,N,P,S四掺杂纳米超结构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为:
(1)将一定量的生物质前驱体在冷冻干燥机中冷冻干燥;
(2)将冷冻干燥后的生物质前驱体在惰性气氛中(氮气或氩气)以缓慢速度升温105℃保留0.5h,随后继续升温至预碳化温度并保留一定时间进行结构定形;
(3)将预碳化产物与不同质量的KOH溶解于水中混合均匀并干燥;
(4)将步骤(3)中的混合产物在惰性气氛中(氮气或氩气)升温至碳化温度并保留一定时间,待冷却至室温后,经洗涤干燥得到犁沟式大孔管状构造的C-O,N,P,S四掺杂纳米超结构材料。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犁沟式大孔管状构造的C-O,N,P,S四掺杂纳米超结构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的生物质前驱体为成熟的金盏菊花瓣。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犁沟式大孔管状构造的C-O,N,P,S四掺杂纳米超结构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的升温速度为0.5~2℃/min,预碳化温度为300-400℃,保温时间为1-3h。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犁沟式大孔管状构造的C-O,N,P,S四掺杂纳米超结构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的碳化温度为700-1000℃,保温时间为1-4h。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同济大学,未经同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42016.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