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聚异戊二烯胶乳脱溶剂的装置和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241655.4 | 申请日: | 2021-10-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6020145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28 |
发明(设计)人: | 辛益双;李洪泊;贺小进;李巍;夏清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B01D3/02 | 分类号: | B01D3/02;B01D3/10;B01D3/42;C08C1/12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3 | 代理人: | 王崇;李婉婉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聚异戊二烯 胶乳 溶剂 装置 方法 | ||
1.一种用于聚异戊二烯胶乳脱溶剂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常压蒸馏釜与可选的减压蒸馏釜,所述常压蒸馏釜顶部设置有气体喷散元件和/或液体喷洒元件,所述常压蒸馏釜和所述减压蒸馏釜各自设置有进料口、溶剂出口和出料口,所述常压蒸馏釜的出料口与所述减压蒸馏釜的进料口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液体喷洒元件为莲蓬头状;
和/或,所述常压蒸馏釜与减压蒸馏釜的体积比为1-20,优选为5-15,最优选为6-9;
和/或,所述常压蒸馏釜和减压蒸馏釜各自带有换热夹套,换热夹套的换热介质入口在换热夹套底部,换热介质出口在换热夹套顶部;
和/或,所述常压蒸馏釜的进料口位于釜体底部,溶剂出口位于釜体顶部,出料口位于釜体中上部,出料口的高度与釜体高度之间的比值为0.5-1,优选为0.6-0.9,最优选为0.7-0.8;
和/或,所述减压蒸馏釜的进料口位于釜体底部,溶剂出口位于釜体顶部,出料口位于釜体中上部,出料口的高度与釜体高度之间的比值为0.5-1,优选为0.6-0.9,最优选为0.7-0.8;
和/或,所述常压蒸馏釜和减压蒸馏釜中各自设置有搅拌单元,所述搅拌单元包括搅拌轴和固定在搅拌轴上的垂直排列的至少一个搅拌桨,搅拌桨的数量优选为1-10个,更优选为2-8个,最优选为3-5个。
3.一种用于聚异戊二烯胶乳脱溶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将未脱除溶剂的聚异戊二烯粗胶乳进行常压蒸馏;再将常压蒸馏得到的浓缩胶乳进行可选的减压蒸馏;所述方法还包括在常压蒸馏过程中,往液面上方喷洒无机盐水溶液。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相对于每升的粗胶乳,无机盐水溶液的喷洒量为0.001-1L,优选为0.002-0.1L,最优选为0.01-0.02L;
和/或,所述无机盐为强电解质盐,优选为NaCl、KCl、Na2SO4和K2SO4中的至少一种;
和/或,所述无机盐水溶液中无机盐的质量浓度为0.1%-50%,优选为5%-30%,最优选为10%-20%;
和/或,所述无机盐水溶液的温度为0℃-100℃,优选为10℃-50℃,最优选为20℃-30℃;
和/或,所述无机盐水溶液的pH值采用无机碱进行调控,所述无机碱优选为NaOH和KOH中的至少一种;
和/或,所述无机盐水溶液的pH值控制在9-14,优选为10-13.5,最优选为11-13。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常压蒸馏的条件使得常压蒸馏脱除的溶剂占粗胶乳中溶剂总量的80体积%-99体积%,优选为90体积%-97体积%,最优选为92体积%-95体积%;
和/或,所述减压蒸馏的条件使得减压蒸馏脱除的溶剂占粗胶乳中溶剂总量的1体积%-20体积%,优选3体积%-10体积%,最优选5体积%-8体积%。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常压蒸馏的温度与粗胶乳中的溶剂的沸点之间的差值为0℃-20℃,优选为3℃-15℃,最优选为5℃-10℃;
和/或,所述减压蒸馏的压力为0.05MPa-0.0001MPa,优选为0.01MPa-0.001MPa,最优选为0.008MPa-0.003MPa;
和/或,所述减压蒸馏的温度与粗胶乳中的溶剂的沸点之间的差值为0℃-20℃,优选为2℃-15℃,最优选为3℃-10℃;
和/或,所述常压蒸馏和减压蒸馏的搅拌转速各自独立地为100rpm-2000rpm,优选为300rpm-1600rpm,最优选为600rpm-1200rpm。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粗胶乳中溶剂的体积含量为30%-70%,优选为40%-55%,最优选为42%-50%;
和/或,所述粗胶乳中聚异戊二烯的重量含量为2%-10%,优选为3%-8%,最优选为4%-6%;
和/或,所述粗胶乳中乳化剂的重量含量为0.5%-10%,优选为1%-5%,最优选为1.5%-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41655.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连续或半连续化制备三氟乙烯基溴化锌的方法
- 下一篇:淋浴龙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