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降维加权子空间数据融合的非圆源直接定位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240118.8 | 申请日: | 2021-10-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401945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08 |
发明(设计)人: | 史鑫磊;张小飞;李宝宝;孙宇欣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S5/02 | 分类号: | G01S5/02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柏尚春 |
地址: | 210016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加权 空间 数据 融合 非圆源 直接 定位 方法 | ||
1.一种基于降维加权子空间数据融合的非圆源直接定位方法,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构造多阵列非圆信号直接定位模型,得到接收信号信息rl(t);
(2)利用非圆特性扩展接收信号,计算其协方差矩阵,并对其特征分解;
(3)估计各观测站投影权重,得到加权后的代价函数fNC-WSDF;
(4)采用降维算法,消除非圆相位搜索维度,得到化简后的代价函数fNRD-WSDF;
(5)对简化后的代价函数进行谱峰搜索得到目标位置的精确估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降维加权子空间数据融合的非圆源直接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接收信号为:
其中,为第l个基站的阵列流型,为导向矢量;根据自由空间传播损耗模型,假设K个辐射源信号功率均为Pk,在观测位置ul=[xl,yl]T处接收到的来自第k个辐射源(位置向量pk=[xk,yk]T)的信号功率为Pl,k,则为第l个基站接收到的来自第k个辐射源信号的路径传播损耗系数,为传播损耗矩阵;考虑非圆率为1的非圆信号,表示为假设表示非圆相位,表示信号的幅值,则得到非圆相位矩阵:
其中,是一个实值矢量,表示信号幅度;nl(t)表示高斯白噪声矢量,M为阵元数,K为目标数,t=(1,2,…T)表示快拍次数,l=(1,2,…L)为基站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降维加权子空间数据融合的非圆源直接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实现过程如下:
根据非圆特性,各观测基站的接收信号扩展为:
其协方差矩阵为其中,T表示快拍数;对该协方差矩阵进行特征分解,得:
假设λl,m(m=1,2,…,2M)表示按从大到小排序后的特征值,对应的特征向量用el,m(m=1,2,…,2M)表示,则信号子空间表示为噪声子空间表示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降维加权子空间数据融合的非圆源直接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实现过程如下:
由于:
各观测基站的接收信号重写为:
其中:
为扩展的导向矢量;重写协方差矩阵Rl:
其中,I2M×2M是2M×2M维单位矩阵,若噪声功率在整个观测过程中不变,不同观测位置的信噪比正比于协方差矩阵Rl被分解成:
协方差矩阵的特征值表示为:
其中,是Rs的K个较大的非零特征值,代表了接收信号功率,
则噪声功率估计值表示为:
第l个观测站的接收信号功率估计值为:
得到加权后的代价函数: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降维加权子空间数据融合的非圆源直接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实现过程如下:
由于是一个实值向量,有重写接收信号:
其中,
为扩展的导向矢量,包含了目标位置信息和非圆相位信息,将位置信息和非圆相位信息分离:
其中,0N表示N维零矩阵:
得到第l个观测站的代价函数为:
对其运用降维方法,简化代价函数为:
其中,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降维加权子空间数据融合的非圆源直接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所述的目标位置为代价函数值最小的K个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40118.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