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冰箱内逆变变频驱动与化霜相结合的控制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2111238550.3 | 申请日: | 2021-10-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09974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16 |
发明(设计)人: | 罗伦;徐明章;文成全;罗廷顺;史明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虹美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P27/08 | 分类号: | H02P27/08;F25D21/08;F25D29/00;F25B49/02 |
代理公司: | 济南信达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0 | 代理人: | 李世喆 |
地址: | 62105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冰箱 内逆变 变频 驱动 相结合 控制电路 | ||
1.一种冰箱内逆变变频驱动与化霜相结合的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形成一体板结构的多个模块,所述多个模块包括主控MCU、与所述主控MCU连接的驱动MCU、与所述驱动MCU连接的逆变变频驱动模块以及与所述驱动MCU连接的加热器控制模块,所述逆变变频驱动模块用于连接冰箱的压缩机,所述加热器控制模块用于连接化霜加热器,其中:
所述主控MCU用于:向所述驱动MCU下发加热指令或制冷指令;
所述驱动MCU用于:在接收到所述制冷指令时通过所述逆变变频驱动模块控制所述压缩机的制冷工作,在接收到所述加热指令时控制所述加热器控制模块输出直流恒功率以控制所述化霜加热器进行化霜工作,实现加热和制冷的分时控制;
其中,所述逆变变频驱动模块包括六个驱动单元、采样电阻和电流检测模块,所述六个驱动单元包括三个上桥臂单元和三个下桥臂单元;
每一个驱动单元中包括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二极管和功率管,所述第一电阻的一端和所述二极管的负极均连接至所述驱动MCU的对应引脚,所述二极管的正极和第二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另一端连接至所述第三电阻的一端和所述第一电阻的另一端,所述第三电阻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功率管的源极,所述第一电阻的另一端还连接所述功率管的栅极;
三个上桥臂单元的三个功率管的源极连接至压缩机的电源接线插座的三相接入口,三个上桥臂单元中功率管的漏极连接极性电容的正极,极性电容的负极接地;三个下桥臂单元中功率管的漏极连接对应上桥臂单元中功率管的源极,三个下桥臂单元中功率管的源极均连接至所述采样电阻的一端,所述采样电阻的另一端接地;三个下桥臂单元中功率管的源极还均连接至所述电流检测模块;
所述电流检测模块用于:根据所述采样电阻的电压生成反馈信号返回至所述驱动MCU;所述驱动MCU具体用于:在接收到所述制冷指令时,通过控制用于连接各个驱动单元的各个引脚的电平信号以控制各个驱动单元中功率管的开关时序,使得所述压缩机的电源接线插座的三相接入口获取到对应的控制电压,实现对所述压缩机的制冷工作,并根据所述反馈信号对所述功率管的控制频率进行调整,使得所述压缩机能够输出不同的转速;
其中,所述加热器控制模块包括三路闭环化霜电路、所述采样电阻和所述电流检测模块;
每一路闭环化霜电路包括结构相同的第一驱动单元、第二驱动单元和第三驱动单元,所述第一驱动单元为一个上桥臂单元,所述三个上桥臂单元分别作为三路闭环化霜电路中的第一驱动单元;所述第一驱动单元中功率管的源极与所述第二驱动单元中功率管的漏极连接,所述第二驱动单元中功率管的源极与所述第三驱动单元中功率管的漏极连接,一个所述第三驱动单元中功率管的源极连接至所述化霜加热器的电源接线插座的一个接入口;
所述三个上桥臂单元、所述采样电阻和所述电流检测模块为所述加热器控制模块和所述逆变变频驱动模块的共用部分;
所述驱动MCU具体用于:在接收到所述加热指令时,通过控制用于连接所述闭环化霜电路的各个引脚的电平信号以控制所述闭环化霜电路中各个驱动单元中功率管的开关,并根据所述反馈信号对斩波频率进行调节,实现通过所述化霜加热器的电源接线插座向所述化霜加热器输出直流恒功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电压为180°交流或120°方波控制电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
所述驱动MCU用于:在接收到所述加热指令时控制所述加热器控制模块输出直流恒功率的同时,还控制所述驱动MCU中用于连接所述三个下桥臂单元的三个对应引脚输出低电平,以防止三个下桥臂单元出现高阻态误通情况。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器控制模块还包括保险丝和电感,所述电感的一端与所述采样电阻的非接地端连接,所述电感的另一端与所述保险丝的一端连接,所述保险丝的另一端与所述化霜加热器的电源接线插座的一个用于接地的接入口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流检测模块包括:第四电阻、第五电阻、第六电阻、第七电阻、第八电阻、第九电阻、第十电阻、第十一电阻、第十二电阻、第一运放、第一电容、第二电容以及第二运放;其中:
所述第四电阻的一端与所述三个下桥臂单元中功率管的源极均连接,所述第四电阻的另一端连接至所述第五电阻的一端和所述第六电阻的一端,所述第五电阻的另一端连接预设电压,所述第六电阻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四电阻的另一端还连接至第一运放的正输入端,所述第一运放的负输入端连接至所述第七电阻的一端和所述第八电阻的一端,所述第七电阻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八电阻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运放的输出端;
所述第一运放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电容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容的另一端连接至所述第二运放的正输入端、第九电阻的一端和第十电阻的一端,所述第九电阻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十电阻的另一端连接至所述第二运放的一个引脚和预设电压连接,所述第二运放的负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运放的输出端,所述第二运放的输出端连接至所述第十一电阻的一端和所述第十二电阻的一端,所述第十一电阻的另一端连接预设电压,所述第十二电阻的另一端连接至所述第二电容的一端和所述驱动MCU的反馈引脚,所述第二电容的另一端接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虹美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四川虹美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38550.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无废水排放的硬脂酸盐与氮肥联产方法
- 下一篇:一种带有自动上料的数控机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