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家禽肠道耐药虫卵驱除剂的制备方法和产品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111232934.4 | 申请日: | 2021-10-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7535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08 |
发明(设计)人: | 赵国忠;周新运;姚云平;郭婷;丁凯丽;王新宇;呼振豪;张荣飞;孙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36/899 | 分类号: | A61K36/899;A61K47/22;A61K47/26;A61K47/36;A61K47/40;A61P33/02;A61K35/747;A61K35/745;A61K35/742;A61K35/741;A61K31/255 |
代理公司: | 南京禹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272 | 代理人: | 刘峰 |
地址: | 300457 天津市滨***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家禽 肠道 耐药 虫卵 驱除 制备 方法 产品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家禽肠道耐药虫卵驱除剂的制备方法和产品及其应用,按重量份数计,辣素助食纤维100~200份、蒜素稳态骨架50~70份、球虫裂殖体抑制剂1~2份、淋巴免疫增强剂1~2份、肠道屏障维系剂10~30份、肠道共生菌剂0.1~1份复配,即得所述家禽肠道耐药虫卵驱除剂;辣素助食纤维和蒜素稳态骨架保证了家禽肠道耐药虫卵驱除剂中蒜素这种核心成分的浓度,由蒜秸秆发酵的辣素助食纤维可以作为蒜素的前体底物,并且其可以促进肉鸡的进食和生长。辣素助食纤维的添加可以分别将每只肉鸡进食量和增重量提升161g/7天和64.46g/7天,而蒜素稳态骨架的构建可以将成品中的大蒜素和乙蒜素含量分别提升3.46和2.90倍。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畜牧养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家禽肠道耐药虫卵驱除剂的制备方法和产品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球虫寄生病是肉鸡肠道病害的主要因素之一。球虫通过侵染并定殖在肉鸡肠道从而发挥腹泻、肠道出血、厌食症和肠道损伤等致命性的危害。发病后的鸡群羽毛松乱、精神萎靡、食欲和采食量显著下降,并伴随消瘦、贫血和脱水现象,致死率在50%以上。
目前化学、激素及抗生素类药物被广泛应用于球虫驱除中,但随之而来的是虫体耐药性增加,药物毒性和残留问题日渐严重。因此,安全环保和抗耐药的寄生虫防控药物是目前畜牧养殖业所急需的。
天然中药植物提取物是潜在的球虫驱除剂。我国古代《神农本草经》提及常山、贯众、雷丸和糠实是世界上最早记载的驱虫药物。其中常山富含喹唑酮类生物碱被认为是球虫驱除的核心因子。常山粉与氯苯胍可以显著降低艾美球虫和变位艾美球虫的驱除效果。此外,白头翁、芦荟和苦参等复配浸提物展现出较强的耐药虫卵驱除性。因此,一种针对家禽肠道耐药虫卵的天然提取物驱除剂是科学且可行的。
发明内容
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例。在本部分以及本申请的说明书摘要和发明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说明书摘要和发明名称的目的模糊,而这种简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鉴于上述和/或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本发明。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家禽肠道耐药虫卵驱除剂的制备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家禽肠道耐药虫卵驱除剂的制备方法,包括,
制备辣素助食纤维:将含水量为60~80%的新鲜蒜秸搅碎至茎长3~5cm,混入豆粕、麦麸和玉米粉,保温发酵,发酵完成后,冷风干燥,研磨过20目筛,制得辣素助食纤维;
构建蒜素稳态骨架:将蒜素、L-抗坏血酸、蔗糖和壳聚糖混入pH=4~6、0.1mol/L的磷酸缓冲液中,制得复配物,将每份复配物缓慢滴加到3~5份饱和β-环糊精中,冻融析出颗粒,冷风吹干,制得蒜素稳态骨架;
制备虫卵裂殖体抑制剂:将常山根粉与乙醇溶液混合,在预浸泡后,微波处理后,将浸提液蒸发浓缩至膏状收集,制得虫卵裂殖体抑制剂;
制备淋巴免疫增强剂:将黄芪粉、川穹粉、糯米粉和水混合,煮沸20~40min,分离滤液即得淋巴免疫增强剂,所得滤渣为淋巴免疫增强剂发酵物;
制备肠道屏障维系基质:将麦麸、豆粕、常山根渣与淋巴免疫增强剂发酵物混匀,随后接入中药渣复合发酵菌剂,发酵完成后冷风干燥至含水量10~13%,研磨过筛,制得肠道屏障维系基质;
制备肠道共生菌剂:将脆弱拟杆菌、丁酸梭菌、乳杆菌、双歧杆菌复配,制得肠道共生菌剂;
按重量份数计,辣素助食纤维130~170份、蒜素稳态骨架30~70份、球虫裂殖体抑制剂1~2份、淋巴免疫增强剂1~2份、肠道屏障维系剂10~30份、肠道共生菌剂0.1~1份复配,即得所述家禽肠道耐药虫卵驱除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科技大学,未经天津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3293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