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密封件拉伸缺口后模压结构及其工作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230659.2 | 申请日: | 2021-10-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7791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28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太仓久本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53/02 | 分类号: | B29C53/02;B29L31/26 |
代理公司: | 苏州市方略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67 | 代理人: | 李玉婷 |
地址: | 215400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密封件 拉伸 缺口 模压 结构 及其 工作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车密封件拉伸缺口后模压结构以及工作方法,包括汽车密封条和缺口,所述汽车密封条弯曲后形成圆弧型拐角,所述缺口设置在圆弧型拐角位置处,并且缺口为汽车密封条的接角位置,由于密封条半成品挤出时为直线状态,接角时需要圆弧状接角,当接角时有直线变为圆弧时,内弧在挤压,外弧需要拉长。本发明的汽车密封件拉伸缺口后模压结构,在模压前,需要对相应拐角位置处的外侧长侧缺口进行拉伸,来提高模压质量,避免了直接按矩形冲切的直边进行接角时,容易出现接角产品不良情况的问题,提升类似矩形缺口的模压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密封件生产制造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汽车密封件拉伸缺口后模压结构。本发明还涉及一种汽车密封件拉伸缺口后模压结构的工作方法。
背景技术
汽车密封条是汽车的重要零部件之一,广泛用于车门、车窗、车身、天窗、发动机箱和后备(行李)箱等部位,具有隔音、防尘、防渗水和减震的功能,保持和维护车内小环境,从而起着对车内乘员、机电装置和附属物品的重要保护作用。
为了保证汽车密封条拐角位置处的密封性,通常在汽车密封条拐角处设置密封条接角,类似汽车密封件矩形缺口按拉直数据上下切口等长冲切,但实际模压时,此类密封件需要弯曲成一定角度,对应缺口的外圆弧长度也会随着弯曲大于内圆弧长度。因此,造成汽车密封条接角位置处不良的状况经常出现,主要表现在装车时有起拱、离缝 和翘曲等现象。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为了克服以上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汽车密封件拉伸缺口后模压结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但汽车密封条拐角接角位置处冲切时两边等长,内圆弧侧缺口会出现堆积褶皱现象,导致模压不良情况的问题。
技术方案:一种汽车密封件拉伸缺口后模压结构,包括汽车密封条和缺口,所述汽车密封条弯曲后形成V型拐角,所述缺口设置在V型拐角位置处,并且缺口为汽车密封条的接角位置,所述V型拐角位于外侧的弧长通过拉伸大于内侧的弧长。本发明的汽车密封件拉伸缺口后模压结构,在模压前,需要对相应拐角位置处的外侧长侧缺口进行拉伸,来提高模压质量,避免了直接按矩形冲切的直边进行接角时,容易出现接角产品不良情况的问题,提升类似矩形缺口的模压稳定性。
进一步的,上述的汽车密封件拉伸缺口后模压结构,所述汽车密封条靠近缺口的两个直边对称设置。
进一步的,上述的汽车密封件拉伸缺口后模压结构,所述V型拐角中心两侧的外侧弧长对称且相等。
进一步的,上述的汽车密封件拉伸缺口后模压结构,所述V型拐角中心两侧的内侧弧长对称且相等。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汽车密封件拉伸缺口后模压结构的工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在汽车密封条上切割出矩形的缺口;
S2、将拉直的汽车密封条插入带弧度的模压型腔,在缺口(2)位置处形成V型拐角;
S3、对V型拐角中心位置处两侧的外侧圆弧同时进行拉伸,使得V型拐角外侧的弧长大于内侧的弧长;
S4、汽车密封条的V型拐角位置处完成拉伸后,进行模压。
进一步的,上述的汽车密封件拉伸缺口后模压结构的工作方法,所述V型拐角中心位置处两侧的外侧圆弧拉伸时的拉伸方向沿V型拐角的弯曲弧度的切线方向。
进一步的,上述的汽车密封件拉伸缺口后模压结构的工作方法,所述V型拐角中心位置处两侧的外侧圆弧拉伸时的拉伸方向沿远离V型拐角中心线的方向。
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发明所述的汽车密封件拉伸缺口后模压结构,接角前首先对汽车密封件接角位置处的外圆弧一侧的缺口进行拉伸,拉伸方向必须沿密封件弯曲弧度的切线方向,并且需要两边同时拉伸,使得外圆弧的弧长大于内圆弧的弧长,之后再进行接角,来保证模压的稳定;避免了接角内圆弧位置处褶皱的堆积造成的导致接角不良的情况。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太仓久本机械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太仓久本机械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3065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